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梁园纵玩归应少,赋雪搜才去必频。


板落岂缘无罚酒,不教客右更添人。

远守宦情薄,故人书信来。


共曾花下别,今独雪中回。


纸尾得新什,眉头还暂开。

怏怏步长道,客行渺无端。


郊原欲下雪,天地棱棱寒。


当时每酣醉,不觉行路难。

去日一以驶,来日故应难。
故人天末不见,使我思华年。
结客五陵英少,脱手黄金一笑,霹雳应弓弦。

分竹守南谯,弭节过梁池。


雄都众君子,出饯拥河湄。


燕谑始云洽,方舟已解维。

梁王昔爱才,千古化不泯。


至今蓬池上,远集八方宾。


车马平明合,城郭满埃尘。

青山辗为尘,白日无闲人。


自古推高车,争利西入秦。


王门与侯门,待富不待贫。

古城莽苍饶荆榛,驱马荒城愁杀人。


魏王宫观尽禾黍,信陵宾客随灰尘。


忆昨雄都旧朝市,轩车照耀歌钟起。

萧萧羸马正尘埃,又送輶轩向吹台。


别酒莫辞今夜醉,故人知是几时回。


泉经华岳犹应冻,花到梁园始合开。

前年帝里望行尘,记得仙家第四人。


泉暖旧谙龙偃息,露寒初见鹤精神。


歌声上榻梁园晚,梦绕残钟汜水春。

湘水春浮岸,淮灯夜满桥。


六年悲梗断,两地各萍漂。


刀笔依三事,篇章奏珥貂。

孤舟欲泊思何穷,曾忆西来值雪中。


珠履少年初满座,白衣游子也从公。


狂抛赋笔琉璃冷,醉倚歌筵玳瑁红。

汴人迎拜洛人留,虎豹旌旗拥碧油。


刁斗严更军耳目,戈鋋长控国咽喉。


柳营出号风生纛,莲幕题诗月上楼。

三载交情重。
竟难留、买舟南去,北风初动。
行李萧萧天气冷,落叶黄花相送。

大梁宫中设毡屋,大梁少年胡结束。
少年嘻笑老人悲,尚记二帝蒙尘时。


乌虖国君之雠通百世,无人按剑决大议。

寒风转平林,密雪吹重裘。


游子当北征,朝曦趣行辀。


人生会有别,一诀宁复愁。

长安草色上鸣珂,繁吹春调四牡歌。


太史授圭开赤社,宗藩如带指黄河。


天边汉节蛟龙扰,雪后梁园鸿雁多。

忆醉齐南白玉壶,浮云天地为踟蹰。


高名自汝中诸岳,傲吏堪谁长五湖。


亭午夷门过结辔,乍晴苕上有归舻。

一往除书岁月深,怪来鸿信误追寻。


三朝老共思家梦,万里归偏薄宦心。


客笑元长宁寂寂,人窥夥涉莫□□。

束书担簦一奚囊,拟向人间识二王。


音似庄生犹带越,赋如枚叔好游梁。


春风骑从夷门去,烟雨鱼羹幸舍尝。

春云处处生,蔼蔼复盈盈。


恍如飞盖落,忽与去帆平。


泄彩迎回照,乘虚薄太清。

汴水似天河,星查暂一过。


鸣鼍彻遥汉,飞鹢凌清波。


洛客思归引,吴侬于蔿歌。

圣时不虚瑞,有凤下高桐。


含苞媚朝日,鸣律和春风。


揽德辉何晚,将雏曲未空。

半刺威仪重,典客声名高。


徵贤下梁榻,问俗见干旄。


翠舄晨双去,瑶琴夜一操。

浮云无归心,黄河无安流。


神鱼腾紫雾,苍鹰击高秋。


类此雄豪士,滔滔事远游。

大梁擅豪华,钜野生龙蛇。
顷乘曹李辈,擢秀冠诗家。


神驹并逐两超绝,凡马百万空咨嗟。

朝登古城口,夕藉古城草。
日落独见长河流,尘起遥观大梁道。


大梁自古号名区,富贵繁华代不殊。

病卧归夷梁,瞻云伫太行。


金门谢通籍,汉署忆含香。


沙柳繁台阁,春花宋苑墙。

有客有客髯而紫,左挟秦弓右吴矢。


自言家本关中豪,黄金散尽来江沚。


年来倦上仲宣楼,裹粮且访侯嬴里。

十年不踏玛瑙石,今日重登巾子峰。


外湖水绕玉螮蝀,里湖水浸金芙蓉。


崔老题诗欲招鹤,生公说法善降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