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敕。


朕式观古初,灼见天意。


将有非常之大事,必生希世之异人。

珥貂中使传天语,一片惊尘飞辇路。


清霜粲瓦初作寒,天为明时生帝傅。


黄金饰奁雕玉觞,上尊御食传恩光。

桑竹萧条带夕阳,故居依约古河傍。


颓垣坏甃无寻处,父老犹言学士庄。

梦笔亭边拥鼻吟,壮图蹭蹬老侵寻。


不眠数尽鸡三唱,自笑当年起舞心。

雨打孤篷酒渐消,昏灯与我共无聊。


功名本是无凭事,不及寒江日两潮。

浪中鞺鞳雨声寒,孤梦初回烛半残。


甲子一周胡未灭,关山还带泪痕看。

太傅读书处,秋风曾问途。


江如青弋险,山似白盐孤。


路尽还登岭,林开忽见湖。

吾慕李汉超,为将勇无俦。


养士三千人,人人百貔貅。


关南三十年,天子不北忧。

凛凛节奇霜涧柏,昭昭心莹玉壶冰。


正身尚可清风俗,当暑何须厌郁蒸。


麈柄屡挥容请益,龙门虽峻忝先登。

平生孤拙荷公知,敢向公前自炫诗。


忧患飘流诚已甚,文辞衰落固其宜。


非高仅比巴音下,少味还同鲁酒漓。

楚肆固知难炫玉,丘门安敢辄论诗。


藏之十袭真无用,报以双金岂所宜。


已恨语言多猥冗,况因杯杓正淋漓。

事国一心勤以瘁,还家五福寿而康。


风波已出凭忠信,松柏难凋耐雪霜。


昔日青衫遇知己,今来白首再升堂。

俭节清名世绝伦,坐令风俗可还淳。

貌先年老因忧国,事与心违始乞身。

四海仪刑瞻旧德,一樽谈笑作闲人。

踪迹本羁单,登门二十年。


平生任愚拙,自进耻因缘。


忧患经多矣,疲驽尚勉旃。

驿骑频来急诏随,都人相与窃嗟咨。


自非峻节终无改,安得清衷久益思。


前席盖将求谠议,在庭非为乏陪祠。

南都已见成新集,东鲁休嗟未作诗。


霖雨曾为天下福,甘棠何止郡人思。


元刘事业时无取,姚宋篇章世不知。

三陟槐庭二将坛,册书文武载勋贤。


辞荣尚峻经邦秩,养素方临钓渭年。


清会别开金谷墅,新吟多杂蕊珠篇。

太空秋色凉,独鸟下微阳。


三径池塘静,六街车马忙。


渐能高酒户,始是入诗狂。

凤池三入冠台躔,致了升平一品闲。


白傅歌诗传海外,晋公桃李满人间。


上都云远经时别,故国春浓几度还。

三提相印代天工,邓国归来耀本封。


此日神仙丁令鹤,几年霖雨武侯龙。


酬恩定得祠黄石,谈道须期会赤松。

出处曾无致主功,南阳为守地犹雄。


醉醒往日惭渔父,得失今朝贺塞翁。


七里河边归带月,百花洲上啸生风。

搢绅谁敢望差肩,独向昌期协半千。


首会云龙游少海,亲扶日月上中天。


碧油两就元戎镇,黄阁三提冢宰权。

数枝梅寄寂寥人,多谢韶华次第均。


穰下此花留未发,待君同赏后池春。

公讳晋,字混成。
先皇帝时,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纥,诏公兼侍御史,赐紫金鱼袋,为涵判官。
回纥之人来曰:“唐之复土疆,取回纥力焉。

一笑翩然载酒行,东山女妓亦苍生。


能支江左偏安局,难遣中年以后情。


花下残棋儿破敌,镫前老泪客弹筝。

欲询往事奈无言,六十年来托此根。


香暖几飘袁虎扇,格高常对孔融樽。


曾忧世乱阴难合,且喜春残色上存。

永嘉名郡昔推名,连属荀家弟与兄。


教化静师龚渤海,篇章高体谢宣城。


山从海岸妆吟景,水自城根演政声。

春风东来几万里,相送入关如有情。


灞陵原边柳条暗,咸阳桥畔桃花明。


自古恨别此两处,十千美酒琉璃倾。

函关见残雪,褒谷闻春禽。


禽响通朱轮,马嘶入青林。


花明乱石路,云抱寒泉岑。

画扇双酒壶,置前兵吏立。


言将国匠奇,重以风义执。


树石冰上看,山河月中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