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南具区雄,天水合为一。


高帆大弓满,羿射争箭疾。


时当暑雨后,气象仍郁密。

踏遍江南南岸山,逢山未免更流连。


独携天上小团月,来试人间第二泉。


石路萦回九龙脊,水光翻动五湖天。

古之达人,皆有所嗜。


玄晏先生嗜书,嵇中散嗜琴,靖节先生嗜酒,今丞相奇章公嗜石。


石无文无声,无臭无味,与三物不同,而公嗜之,何也?


众皆怪之,我独知之。

远望老嵯峨,近观怪嵚崟。


才高八九尺,势若千万寻。


嵌空华阳洞,重叠匡山岑。

烟渚云帆处处通,飘然舟似入虚空。


玉杯浅酌巡初匝,金管徐吹曲未终。


黄夹缬林寒有叶,碧琉璃水净无风。

错落复崔嵬,苍然玉一堆。


峰骈仙掌出,罅坼剑门开。


峭顶高危矣,盘根下壮哉。

借君片石意何如,置向庭中慰索居。


每就玉山倾一酌,兴来如对醉尚书。

烟翠三秋色,波涛万古痕。


削成青玉片,截断碧云根。


风气通岩穴,苔文护洞门。

青松伐作薪,白玉碎作尘。


虽云质已毁,见者犹悲辛。


磊砢任栋梁,温润中琮璧。

槛临溪上绿阴围,溪岸高低入翠微。


日落断桥人独立,水涵幽树鸟相依。


清游始觉心无累,静处谁知世有机。

水宿烟雨寒,洞庭霜落微。


月明移舟去,夜静魂梦归。


暗觉海风度,萧萧闻雁飞。

从学晚闻道,谋官无见功。


早衰观水鉴,内热愧邻邦。


比邻有宗侯,治剧乃雍容。

兀坐船中只欲眠,不如船外看山川。


松江是物皆诗料,兰桨穿湖即水仙。


将取垂虹亭上景,都归却月观中篇。

每过松江得伟观,玻璃盆底饤乾坤。


天边岛屿空无际,烟外人家澹有痕。


笠泽古今多浪士,包山近远在何村。

才转船头特地寒,初无风色自生湍。


堤横湖面平分白,水拓天围分外宽。


一镜银涛三万顷,独龙玉脊百千蟠。

新年乘兴看春风,来过垂虹东复东。


谁有工夫寒夜底,独寻水月五湖中。


今宵顿觉乾坤大,下笔惟愁造化穷。

过湖未得匹如闲,何幸湖心泊画船。


宇宙中间都是月,波涛外面更无天。


谁知造物将奇观,不与伧人付谪仙。

动地颠风政打头,吴江未到且维舟。


五湖波起众山动,一片月明千里愁。


且更放迟些子睡,看它盛怒几时休。

到得松江每不欣,何曾晴快遇清真。


此行作意追胜境,入夜阻风还闷人。


万里青天一轮月,三更雪浪太湖春。

白雾漫空白浪深,舟如竹叶信浮沉。


科头晏起吾何敢,自有山川印此心。

囊风阁雨半晴阴,惨淡谁知造化心。


委命浮沉惟一叶,计身轻重亦千金。


红尘犹道不胜险,白浪莫嗔如许深。

诗曰:


不识存亡妄逞能,吉凶祸福并肩行。


只知武士戡离乱,未许将军见太平。


自课赤心无谄屈,岂知天道不昭明。

兰茝空悲楚客秋。
旌旗谁见使君游。
凌云不隔三山路,破浪聊凭万里舟。

万壑千岩不易求,壶中聊寄小瀛洲。


稍看硉兀云峰出,便有檀栾桂屿幽。


绝境自知难遽忘,奇踪争怪独能留。

东吴临海若,看月上青冥。


河汉微分练,星辰淡布萤。


细烟沉远水,重露裛空庭。

飞阁凌云向水开,好风明月自将来。


千江练色明书幌,万叠岚光拂酒杯。


何处笛声梅正落,谁家尺素雁初回。

思纯十日水乡游,归见同年说不休。


湖阔尽疑吞泽国,洞深皆道彻宣州。


杉松自宿千年鹤,橘柚堪轻万户侯。

欲寻林屋隐,还过洞庭游。


远水初涵夜,长天尽作秋。


湖如青草阔,月似白莲浮。

郡斋得无事,放舟下南湖。


湖中见仙邸,果与心赏俱。


不远风物变,忽如寰宇殊。

双峰开凤翅,秀出南湖州。


地势抱郊树,山威增郡楼。


正逢周柱史,来会鲁诸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