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吟君昨日早朝诗,金御炉前唤仗时。


烟吐白龙头宛转,扇开青雉尾参差。


暂留春殿多称屈,合入纶闱即可知。

衙排宣政仗,门启紫宸关。


彩笔停书命,花砖趁立班。


稀星点银砾,残月堕金环。

早攀霄汉上天衢,晚落风波委世途。


雨露施恩无厚薄,蓬蒿随分有荣枯。


伤禽侧翅惊弓箭,老妇低颜事舅姑。

秘殿崔嵬拂彩霓,曹司今在殿东西。


赓歌太液翻黄鹄,从猎陈仓获碧鸡。


晓饮岂知金掌迥,夜吟应讶玉绳低。

山驿荒凉白竹扉,残灯向晓梦清晖。


右银台路雪三尺,凤诏裁成当直归。

二月侍燕觞,红杏寒未坼。


四月送入都,杏子已可摘。


流年不贷人,俯仰遂成昔。

庭中下乾鹊,门外传远书。


小印红屈蟠,两端黄蜡涂。


开缄展矮纸,滑细疑卵肤。

儿时闻公名,谓在千载前。


稍长诵公文,杂之韩杜编。


夜辄梦见公,皎若月在天。

袅袅柔丝不自持,更禁日炙与风吹。


仙家见惯浑闲事,乞与人间看一枝。

长记残春入蜀时,嘉陵江上雨霏微。


垂头驴瘦悲铃驮,截道狐奔脱猎围。


晓度市桥花欲语,晚投山驿石能飞。

汉郎清晓赤墀趋,楚老西来望隼旟。


侍史护衣薰蕙草,辘轳要剑从骊驹。


阳春绕雪歌低扇,油幕连云水泛渠。

波光柳色碧溟蒙,曲渚斜桥画舸通。


更远更佳唯恐尽,渐深渐密似无穷。


绮罗香里留佳客,弦管声来扬晚风。

汉使入幽燕,风烟两国间。


山河持节远,亭障出疆闲。


征马闻笳跃,雕弓向月弯。

水雾蒙蒙晓望平,悠然驱马独吟行。


烟岚明灭川霞上,凌乱空山百鸟惊。

堤柳才黄已落梅,寻芳弭盖共徘徊。


桑城日暖蚕催浴,麦垄风和雉应媒。


别浦人嬉遗翠羽,弋林春废锁歌台。

寻芳长恨见花迟,岂意看花独后期。


试藉落英聊共醉,为怜残萼更攀枝。


清香肯以无人减,幽艳惟应有蝶知。

万瓦青烟夕霭生,斗杓迎岁转东城。


隋宫守夜沉香燎,楚俗驱神爆竹声。


玉树罗阶家宴盛,羽觞称寿彩衣荣。

旧馆芸香锁寂寥,斋舲东下入秋涛。


江晴风暖旌旗扬,木落霜清鼓角高。


吟就彩笺宾已醉,舞翻红袖饮方豪。

忆昨初为亳守行,暂休车骑汝阴城。


喜君再共樽俎乐,怜我久怀丘壑情。


累牍已尝陈素志,新春应许遂归耕。

巀嶭高城汉水边,登临谁与共跻攀。


清川万古流不尽,白鸟双飞意自闲。


可笑沉碑忧岸谷,谁能把酒对江山。

秋来红枣压枝繁,堆向君家白玉盘。


甘辛楚国赤萍实,磊落韩嫣黄金丸。


聊效诗人投木李,敢期佳句报琅玕。

颍亳相望乐未央,吾州仍得治仙乡。


梦回枕上黄粱熟,身在壶中白日长。


每恨老年才已尽,怕逢诗敌力难当。

清才四纪擅时名,晚卜丘林遂解缨。


欲借青春藏向此,须知白首尚多情。


水浮花出人间去,山近云从席上生。

谁言颍水似潇湘,一笑相逢乐未央。


岁晚君尤耐霜雪,兴阑吾欲返耕桑。


铜槽旋压清樽美,玉麈闲挥白日长。

东津渌水南山色,梦寐襄阳二十年。


顾我百忧今白首,羡君千骑若登仙。


花开汉女游堤上,人看仙翁拥道边。

汉家财利析秋毫,暂屈清才岂足劳。


邑屋连云盈万井,舳舻衔尾列千艘。


春寒欲尽黄梅雨,海浪高翻白鹭涛。

题舆尝屈佐留京,揽辔今行按属城。


楚馆尚看淮月色,嵩云应过虎关迎。


春寒酒力风中醒,日暖梅香雪后清。

杨子懒属书,平居惟嗜酒。


一沐或弥旬,解酲须五斗。


淡尔轻荣利,何常问无有。

久不见南山,依然已秋色。


悠哉川上行,复邀城中客。


木落山半空,川明潦尤积。

今日胡不乐,众宾会高堂。


坐中瀛洲客,新佩太守章。


岂无芳樽酒,笑语共一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