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骑马玉屏山下过,万松交翠鸟争呼。
石桥水洞今犹在,借问主人还有无。

漫郎天骨清,生与世俗异。


学道新有得,为贫聊复仕。


每于红尘中,常起青霞志。

城中飞阁连危亭,处处轩窗临锦屏。


涉江亲到锦屏上,却望城郭如丹青。


虚堂奉祠子杜子,眉宇高寒照江水。

洞天名籍知第几,洞口诸峰苍翠堆。


雕虎啸风斤斧去,飞廉吹雨晓烟回。


日晴圭角升云气,月冷明珠割蚌胎。

欲雕佳句累层峦,深愧挥斤斫鼻端。


作者七人俱老大,昂藏却立古衣冠。


千年避世朝市改,万籁入松溪涧寒。

造物成形妙画工,地形咫尺远连空。


蛟鼍出没三万顷,云雨纵横十二峰。


清坐使人无俗气,闲来当暑起清风。

固蒂深根且一邱,少时尝恐斧斤求。


何人比拟明堂柱,几岁经营江汉洲。


终以不才名四海,果然无祸阅千秋。

横阁晴虹渡石溪,几年钥锁镇瑶扉。


洞中日月真长久,世上功名果是非。


叱石元知牧羊在,烂柯应有看棋归。

藤树谁知先后生,万年相倚共枯荣。


层台定自有天地,鼻祖已来传父兄。


虎豹文章藏雾雨,龙蛇头角听雷声。

篁竹参天无人行,来游者多蹊自成。


石屏重叠翡翠玉,莲荡宛转芙蓉城。


世缘遮尽不到眼,幽事相引颇关情。

襞积蓝光刻削成,主人题作正南屏。


身更万事已头白,相对百年终眼青。


烟雨数峰当隐几,林塘一带是中庭。

清旷楼中夕眺间,落晖残雨两生寒。


楼中占尽南山了,更占西湖与北山。

端筴得幽贞,考槃寄兹岭。


未成长往计,抱恨中耿耿。


秋风吹庭树,遥夜枕席冷。

屏山斜展,帐卷红绡半。
泥浅曲池飞海燕,风度杨花满院。


云情雨意空深,觉来一枕春阴。

诗曰:


古贤遗训太叮咛,气酒财花少纵情。


李白沉江真鉴识,绿珠累主更分明。


铜山蜀道人何在?争帝图王客已倾。

傍午忽传。
良朋邀我,秋色同看。
金粟香飘,碧天云淡,画阁人闲。

留君不住,送君不舍,一片离愁难说。
虽云暂别亦相思,反不及、交情淡薄。


秋风秋雨,长途珍重,况是凄凉时节。

岂是无情者。
遥将归、家山安葬,匆匆车马。
此去长途须保重,仔细雨天风夜。

窗外天光暝。
素壁前、添出几重花影。
移座对花,故烧高烛,花叶光莹。

时节重阳,喜良友、相邀消遣。
向古寺、驱车访菊,黄花不见。
败叶凋伤零落舞,残碑剥蚀摩挲看。

郊外按呜驺。
行过城西二里沟。
老树长藤交映处,临流。

天上人间,月明灯夕,蓦遇蕊宫仙子。
帘卷东风春满座,众里谁能相比。
霓裳金带,半拖烟雾朦胧,瑶池初下应如是。

黛浅鬟松,欲消无价。
者般滋味因谁惹。
香销风静月明时,更添一倍新愁也。

幻影浮泡,原无凭据。
个中变化纷如缕。
也生欢喜也生愁,其间似有通神处。

风起又黄昏。
鸦栖静不喧。
拍幽窗、霜叶翻翻。

画堂春暖日光晴。
坐深庭。
泛瑶觥。

工师将考室,何止大为杗。


支案虽微用,由来寸有长。

雪萤贫士眼,珠翠贵人身。


自从墙角弃,无复案头亲。

莫谓蟾蜍小,渊源在许中。


曹溪一滴水,驾浪作南宗。

有时一画起,有时三绝编。


朱丝弦侧畔,玉界尺傍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