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自到山阳不许辞,高斋日夜有佳期。


管弦正合看书院,语笑方酣各咏诗。


银汉雪晴褰翠幕,清淮月影落金卮。

山阳泽国四无山,百雉危城两水关。


杨柳遥知紫极路,沧波长羡白鸥闲。


病来药裹为吾累,兴尽渔舟送子还。

旧日仙成处,荒林客到稀。


白云将犬去,芳草任人归。


空谷无行径,深山少落晖。

五老相携欲上天,玄猿白鹤尽疑仙。


浮云有意藏山顶,流水无声入稻田。


古木微风时起籁,诸峰落日尽生烟。

三峡波涛饱溯沿,过桥雷电记当年。


江声仿佛瞿唐口,石角参差滟滪前。


应有夜猿啼古木,已将秋叶作归船。

万木青杉一手栽,满堂白佛九天来。


涓涓石溜供厨足,矗矗山屏绕寺开。


半榻松阴秋簟冷,一杯香饭午钟催。

来听归宗早晚钟,疲劳懒上紫霄峰。


墨池漫叠溪中石,白塔微分岭上松。


佛宇争推一山甲,僧厨坐待十方供。

山行但觉鸟声殊,渐近神仙简寂居。

门外长溪净客足,山腰苦笋助盘蔬。

乔松定有藏丹处,大石仍存拜斗馀。

山上流泉自作溪,行逢石缺泻虹霓。


定知云外波澜阔,飞到峰前本末齐。


入海明河惊照曜,倚天长剑失提携。

山回不见落银潢,馀溜喧豗响石塘。


目乱珠玑溅空谷,足寒雷电绕飞梁。


入瓶铜鼎春茶白,接竹斋厨午饭香。

囊空口众不堪闲,却喜平生得细论。


鹤发进封偿旧德,彩衣听讼勉平反。


楚风剽疾观新政,浙水萧条咏旧恩。

寒云四塞客日短,一壶脐裂洪畴中。


君家大门我父党,觅白聊复相过从。


和香索料多甲煎,幽兰几弄理孤桐。

五岁淮山一梦新,扁舟曾系市桥春。


津亭石磴双垂柳,见我依依似故人。

与君同川途,舟发偶后先。


顺风吹我帆,已过飞鸟前。


寄声托飞鸟,微意或可传。

远客虽有乐,莫如逢故人。


夜怀夷门时,月照楚水滨。


自居扁舟上,随处与船邻。

十载七来此,每嗟多异今。


池灰休辨劫,川月解明心。


遗墨悲苏倩,高情想遁林。

怅连宵、暗风吹雨,春寒歇在帘罅。
忽闻鹦鹉笼中说,谁送香词来也。
披咏乍。

我爱先生,其冷者官,其热者肠。
羡康乐宣城,君之家世,蠙珠浮磬,此是家乡。
人道马曹,我知鱼乐,苜蓿堆盘也不妨。

孤城芳树碧层层,村落黄昏只见灯。


回首事如前夕梦,出门心似下山僧。


仕求行道时难偶,意欲谋闲力不能。

落月昏昏向水低,五更残烛一声鸡。


只应魂梦犹东去,从此扁舟日向西。

野岸萧萧落叶风,秋光离思两相攻。


殷勤临水挥双泪,凭寄清流却向东。

南丰冢木已萧萧,犹有门人守一瓢。


文彩自应传壶奥,典刑犹可想风标。


纷纷但见侏儒饱,寂寂谁歌隐士招。

淮河流水尽芦苇,明府冰清貌苦羸。


却说故人禅灶冷,为烹一尺鳜鱼肥。

淮上能无雨,回头总是情。


蒲帆浑未织,争得一欢成。

早年天上见清尘,今日楼中醉一春。


暂肯剖符临水石,几曾焚笔动星辰。


琼台雪映迢迢鹤,蓬岛波横浩浩津。

笙歌只是旧笙歌,肠断风流奈别何。


照物二年春色在,感恩千室泪痕多。


尽将魂梦随西去,犹望旌旗暂一过。

缑山双去羽翰轻,应为仙家好弟兄。


茅固枕前秋对舞,陆云溪上夜同鸣。


紫泥封处曾回首,碧落归时莫问程。

家在枚皋旧宅边,竹轩晴与楚坡连。


芰荷香绕垂鞭袖,杨柳风横弄笛船。


城碍十洲烟岛路,寺临千顷夕阳川。

旧族知名士,朱衣宰楚城。


所嗟吾道薄,岂是主恩轻。


战鼓何时息,儒冠独自行。

城外长淮绿渺弥,此行聊复雁门踦。


边烽已息何妨醉,民讼全稀尚可诗。


昭代声名方此振,中年离别未须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