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玉壶挈美酒,送别强为欢。


大火南星月,长郊北路难。


殷王期负鼎,汶水起垂竿。

红亭酒瓮香,白面绣衣郎。


砌冷虫喧坐,帘疏雨到床。


钟催离兴急,弦逐醉歌长。

厌看家园桃李春,踏青行遍四山村。


芳菲看尽还归看,看得园花特地新。

数间茅屋傍山根,一队儿童出竹门。


只爱行穿杨柳渡,不知失却李花村。

胡床脚底万峰寒,拄杖锥尖乱藓斑。


天柱冈头行未饱,相携更上一重山。

嫩晴无日也无风,政是春光酒样醲。


行到中峰元未觉,回头已度打头峰。

衰俗纷纷务近功,几人心迹与君同。


低回州县青衫列,踊跃圣贤黄卷中。


牛渚江山空夜月,河阳桃李再春风。

绮川亭上凌云赋,人在回仙旧游处。


谁教书剑走长安,荻月霜枫等闲度。


朱门不炙钓竿手,万卷难供折腰具。

沧波天堑外,何岛是新罗。


舶主辞番远,棋僧入汉多。


海风吹白鹤,沙日晒红螺。

山水引归路,陆郎从此谙。


秋茶垂露细,寒菊带霜甘。


台倚乌龙岭,楼侵白雁潭。

不利不名空去国,雁飞叶落未归来。


秋风肯待主人至,篱下黄花随意开。

杨柳出关色,东行千里期。


酒酣暂轻别,路远始相思。


欲识离心尽,斜阳到海时。

寸禄言可取,托身将见遗。


惭无匹夫志,悔与名山辞。


绂冕谢知己,林园多后时。

荆扉带郊郭,稼穑满东菑。


倚杖寒山暮,鸣梭秋叶时。


回云覆阴谷,返景照霜梨。

雨气蒙蒙草满庭,式微吟剧更谁听。


诗逢匠化唯贪住,日觉恩深不易铭。


心苦只应消鬓黑,梦游频入倚天青。

家在严陵钓渚旁,细涟嘉树拂窗凉。


难医林薮烟霞癖,又出芝兰父母乡。


孤帆好风千里暖,深花黄鸟一声长。

舍鲁依刘一片云,好风吹去远纤尘。


犹期明月清风夜,来作西园第八人。

枯骨纵横遍水湄,尽收为冢碧参差。


分明为报精灵辈,好送旌旗到凤池。

方恐狱中桃树出,忽闻枯木却生烟。


褚祥为郡曾如此,却恐当时是偶然。

忧民心切出冲炎,禾稼如云喜气兼。


林下闲人亦何幸,也随旌旆到银尖。

谁报田中有黑虫,一家斋戒减仙容。


分忧若也皆如此,天下家家有剩舂。

红锦帐中歌白雪,乌皮几畔抚青英。


不知何物为心地,赛却澄江彻底清。

小谢清高大谢才,圣君令泰此方来。


一从到后常无事,铃阁公庭满绿苔。

閤门传诏山人拜,清晓蓬莱望彩霞。


布褐朝天才赴阙,蒲帆带雨又还家。


沈侯咏罢楼沉月,婺女妆残庙掩花。

君不见钱塘西湖三贤堂,林苏宋人白傅唐。
三贤生本不相识,死乃异代同蒸尝。


又不见吴江垂虹三高祠,鸱夷一舸浮西施。

磨剑未屠龙,弯弓未射虎。
郁抑英雄姿,念我有慈母。


白云东去复西飞,万里罗浮今又归。

海内兵方起,离筵泪易垂。


怜君负米去,惜此落花时。


想忆看来信,相宽指后期。

江上晴云晴复湿,落絮飞花满原隰。


此时君扣主人门,七尺长身如鹄立。


自言稷下旧诸生,奉命江南宰山邑。

维舟听惯松江雨,离琴更亲良友。
去住两伤心,指垂垂烟柳。
青山无恙否。

高翼闲未倦,孤云旷无期。


晴霞海西畔,秋草燕南时。


邺中多上才,耿耿丹霄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