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化城若化出,金榜天宫开。


疑是海上云,飞空结楼台。


升公湖上秀,粲然有辩才。

我来扬都市,送客回轻舠。


因夸楚太子,便睹广陵涛。


仙尉赵家玉,英风凌四豪。

金镜霾六国,亡新乱天经。


焉知高光起,自有羽翼生。

峨眉高出西极天,罗浮直与南溟连。


名公绎思挥彩笔,驱山走海置眼前。


满堂空翠如可扫,赤城霞气苍梧烟。

晚登高楼望,木落双江清。


寒山饶积翠,秀色连州城。


目送楚云尽,心悲胡雁声。

凌歊台上青青麦。
姑熟堂前馀翰墨。
暂分一印管江山,稍为诸公分皂白。

平王本爱江湖住。
鸥鹭无人处。
江南江北水云连。

故人宣城守,亦在江南偏。


如何分虎竹,相与间山川。


章绶胡为者,形骸非自然。

五福人所愿,九龄神所悭。


著身名利场,宠辱如循环。


不见倦飞鸟,翻然亦知还。

自昔有宇宙,便应有此山。


如我与君者,几辈来跻攀。


声迹两磨灭,寥寥千古间。

甚与时流道不同,南朝台阁是家风。


高闲几格图书畔,冷澹门庭树石中。


因寄诗牌寻胜景,拟投文卷数名公。

赋拟相如诗似陶,云阳烟月又同袍。


车前骥病驽骀逸,架上鹰闲鸟雀高。


旧日乐贫能饮水,他时随俗愿餔糟。

相见两无言,愁恨又还千叠。
别有恼人深处,在懵腾双睫。


七弦虽妙不须弹,惟愿醉香颊。

长身少髯复多骨,忆在儿时获相识。


满朝善类推老成,乡曲名流诵才德。


尔来契阔四十年,停鸾峙鹄欣相传。

去往如流水,兴衰似转肩。


新工几夺目,旧爨仅留烟。


愿起三千劫,功收十八年。

窣堵频经眼,伽蓝未息肩。


多情两父子,同住一云烟。


缭绕寻幽径,从容慰昔年。

鹓雏始出巢,欲矜五色羽。


乃见郡鸱盘,壤中将有取。


梧桐与竹实,安得在平土。

谢傅青山路,春来蔓草生。


樵苏犹不入,瓶锡莫能行。


朝上野船去,宿逢溪雨鸣。

随岸秋风惨别袪,峥嵘岁晏得双鱼。


定因南浦传能赋,却到西河问索居。


夜月连江金液动,晓山围国钿螺疏。

同时纠正诸侯学,铛脚相邻总钜邦。


足可养廉三斛米,未妨温故一灯窗。


有人北面求宗旨,无事东流送大江。

华下诸王我主人,使君家有岳莲春。


神明肯作当涂令,文采思为太白邻。


舄影飞归仙掌杳,琴声流出玉泉新。

看花金谷屡衔杯,先后归时出处乖。


朝日衣冠辞魏阙,春风旗鼓过秦淮。


谈间咸庆连云屋,事外欢娱付水斋。

青山历历树苍苍,远水长天几夕阳。


千载更无仙谪下,只应愁杀贺知章。

扁舟不复见袁宏,故垒犹连谢尚城。


骑鲸仙子千年恨,化石佳人万古情。


牛渚矶前浪如屋,区区名利与生轻。

帝业江淮表,丕承七十年。


太平南北共,内禅子孙传。


弓矢深櫜橐,桑麻郁垄阡。

乡校当年与荐蘋,萧台气象自公新。


老成犹滞甘泉橐,晚进叨乘刺史轮。


陆凯寄梅情愈重,谢公梦草句尤神。

梦到江南咏采蘋,眼中时事一番新。


在官未几发就种,语别又成肠转轮。


老境衣冠宜挂壁,祠宫香火谩颐神。

五年三郡厌间关,心逐东归见雁山。


力上祠章期得请,果回天意可投闲。


疏慵似我宜归去,名德如公合召还。

相喜何须日寄声,如君无处不知名。


纵观妙墨云烟动,想见新诗欬唾成。


带雪山川增绮丽,向春梅柳自欣荣。

灯火当年记马行,一时人物玩垂裳。


旧游乱后半芜没,新贵迩来多罪亡。


我有埙篪相应和,君同兰玉竞芬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