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吴山相对越山青。
湘水一春平。
粉字情深题叶,红波香染浮萍。

晚妆慵理瑞云盘。
针线傍灯前。
燕子不归帘卷,海棠一夜孤眠。

海东明月锁云阴。
花在月中心。
天外幽香轻漏,人间仙影难寻。

长年心事寄林扃。
尘鬓已星星。
芳意不如水远,归心欲与云平。

天容云意写秋光。
木叶半青黄。
珍重西风祛暑,轻衫早怯新凉。

海棠如雪殿春馀。
禽弄晚晴初。
倦客长惭杜宇,佳辰且醉提壶。

系船沽酒碧帘坊。
酒满胜鹅黄。
醉后西园入梦,东风柳色花香。

身闲身健是生涯。
何况好年华。
看了十分秋月,重阳更插黄花。

东风半夜度关山。
和雪到阑干。
怪见梅梢未暖,情知柳眼犹寒。

蘅芜梦冷惜分襟,橘浦饷愁深。
断雁西风当日,晓莺残月而今。


临邛久客,茂陵多病,特地关心。

腊穷天际傍危栏。
密雪舞初残。
表里江山如画,分明不似人间。

败荷枯苇夕阳天。
时节渐阑珊。
独泛扁舟归去,老来不耐霜寒。

新开湖水浸遥天。
风叶响珊珊。
记得昔游情味,浩歌不怕朝寒。

翰林豪放绝勾栏。
风月感雕残。
一旦荆溪仙子,笔头唤聚时间。

暮山环翠绕层栏。
时节岁将残。
远雁不传家信,空能嘹唳云间。

城楼百尺倚空苍,雁背正低翔。
满地萧萧落叶,黄花留住斜阳。


阑干拍遍,心头块垒,眼底风光。

兰桡并载出横塘,山寺踏春阳。
细草弓弓袜印,微风叶叶衣香。


一湾流水,半竿斜日。

清明时节雨声哗。
潮拥渡头沙。
翻被梨花冷看,人生苦恋天涯。

受持鼻祖五千言。
留得谷神存。
伴我赋诗茅屋,饶渠待诏金门。

海天万顷碧玻璃。
风露洗炎曦。
鹦鹉绿毛导从,蟾□雪色追随。

恰为仙佛做生辰。
公又绂麒麟。
黑白几枰屡变,丹青百奏如新。

仙风道骨北山翁。
万卷著胸中。
涣若宦情冰释,作□醉面桃红。

少日治文章,亦曾观国光。


山林虽不返,畎亩未尝忘。


麋鹿宁无志,鹓鸿自有行。

衰翁老大脚犹轻,行到净凉亭。
近日方忧多雨,连朝且喜长晴。


谩寻欢笑,翠涛杯满,《金缕》歌清。

杨花撩乱与云干,春事可悲酸。
况是雨荒院落,江南但有春寒。


莺残燕懒,蜂慵蝶褪,谩等闲看。

我来吊古傍隋宫。
板渚雨蒙蒙。
依旧平山堂外,淡烟疏柳长空。

蓼花风淡水云纤。
倚阁卷重帘。
索寞败荷翠减,萧疏晚□红添。

章台杨柳月依依。
飞絮送春归。
院宇日长人静,园林绿暗红稀。

雨馀清镜湛秋容。
屏展九华峰。
万里闲云散尽,半规凉月当空。

炼花为露玉为瓶。
佳客为频倾。
耐得风霜满鬓,此身合是金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