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势穷斯变变斯通,局面初更便不同。


西北怕他小老子,东南有个太平翁。

全众回军未可非,反旗鸣鼓亦兵机。


不知三帅扬鞭际,谁为君王殿后归。

倴僝将军约早回,楚材相国更频催。


江东将相真如虎,去报胡雏莫过来。

苌尤桀点于坚者,勒固奸雄奈虎何。


剩制赭袍添曲盖,中原假帝不胜多。

巩洛山川几过兵,汉家初遣使修陵。


可无神物呵豺虎,直护香烟到柏城。

少年意气慕横行,不觉蹉跎过一生。


便脱深衣笼窄袖,去参留守看东京。

不及生前见虏亡,放翁易箦愤堂堂。


遥知小陆羞时荐,定告王师入洛阳。

由北图南有混并,自南取北费经营。


从今束起书生论,啖饭看人致太平。

幅裂常包割地羞,扫平忽雪戴天雠。


穹庐已蹀完颜血,露布新函守绪头。

闻说关河唾掌收,拟为跛子看花游。


可怜逸少兴公辈,说着中原得许愁。

苏卫灭胡同拜爵,裴韩平蔡亦联镳。


只今光范门前客,太半河阳幕下寮。

一番旗鼓建行台,勇者投躯富辇财。


边将不消横草战,国王只要撒花回。

鞠躬解作华人语,辫发来持虏帐书。


只合索绹牵畜狗,不烦伐鼓享鶢鶋。

【其一】


非古非今即事诗,杜陵语直道当时。


云闲天澹凭君看,六代兴亡枉费词。


【其二】


评量抹淡与妆浓,点缀风光策首功。

【其一】

昏黄落日恋孤城,嘈杂啼鸦乱市声。

乍别暂归情味似,一般如梦欠分明。

【其二】

盘餐随例且充肠,不羡侯鲭入馔尝。

春欲寒时雨正浓,小楼残烛话重重。


关山兄弟飘零后,同听吴江晓寺钟。

韩公缀文辞,笔力乃天授。


并驱六经中,独立千载后。


谓为学可及,不觉惊缩手。

君家得莲种,远自浙江湄。


明烛然深碗,浓朱画细丝。


盛开尤菡萏,到落不离披。

水啮东山根,土色渥如丹。
危峰忽摧脱,半崖衔石丸。


阴阳昔融结,神化不可原。

苍崖双起秋云齐,乱峰迸出如攒犀。


石棱涩不容马蹄,下马步入荆榛蹊。


瀑泉沃雪拖白霓,落潭横引成清溪。

今春忧亢阳,引领望云族。


首夏忽滂沲,意为苍生福。


自尔无虚日,高原亦沾足。

长年睡益少,气耗非神清。


昨朝多啜茶,况以思虑并。


中烦枕屡移,展转何时明。

贫家不办构坚木,缚竹立架擎酴醾。


风摇雨渍不耐久,未及三载俱离披。


往来遂复废此径,举头碍冠行絓衣。

神林兴尽谋早归,草间露裛行径微。


忽思灵山去不远,马首欲东还向西。


垂鞭纵辔寻山足,洛水逶迤过数曲。

移床独上高台卧,飒飒凉风吹面过。


林蝉忽噪惊薄梦,手执残书幅巾堕。

山人有山未尝游,俗客远来仍久留。


白云满眼望不见,可惜宜阳一片秋。

鸡帻奇峰云外横,青壁千寻不可上。


却羡樵儿轻险峡,腰绳操斧常来往。

石下泉声蔓草深,石上露浓苍藓遍。


山禽惊起飞且鸣,叶坠空林人不见。

清波见白鸥,静林闻啄木。


泉细入平沙,云闲出幽谷。

洛水寒可涉,长汀柳飞叶。


节物先无期,自与幽怀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