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暑往讵几时,凉归亦云暂。


相随东山乐,及此身无憾。


聊回清池柂,更伏荒城槛。

昔与徐使君,共赏钱塘春。


爱此小天竺,时来中圣人。


松如迁客老,酒似使君醇。

谢公含雅量,世运属艰难。


况复情所钟,感概萃中年。



正赖丝与竹,陶写有馀欢。

张翰黄花句,风流五百年。


谁人今继作,夫子世称贤。


再动游吴棹,还浮入海船。

药瓢藜杖合施行,独往山林已歃盟。


傍水断云含暮色,拂檐高竹借秋声。


痴人自作浮生梦,腐骨那须后世名。

村陋垣屋颓,岁晚风雨横。


泥涂绝还往,飧粥养衰病。


药囊杂书卷,白发满清镜。

清晨呼马出,驭吏请所之。


锦城浩如海,我亦无与期。


有花即入门,莫问主人谁。

木莲花下竹枝歌,欢意无多感慨多。


更恐他年有遗恨,晓来冲雨上东坡。

露草衡门晓,风松一坞幽。


新春有佳日,老子得闲游。


鸥为忘机下,鱼缘得计浮。

日暖东山去,松门数里斜。


山林隐者趣,钟鼓梵王家。


地僻迟春节,风晴变物华。

青青石上檗,霜至亦已凋。


冉冉水中蒲,尔生信无聊。


感此岁云晚,欲欢念谁邀。

外物攻伐人,钟鼓作声气。


待渠弓箭尽,我自味无味。


宴安衽席间,蛟鳄垂涎地。

西风鏖残暑,如用霍去病。


疏沟满莲塘,扫叶明竹径。


中有寂寞人,自知圆觉性。

主人心安乐,花竹有和气。


时从物外赏,自益酒中味。


斸枯蚁改穴,扫箨笋迸地。

万事同一机,多虑乃禅病。


排闷有新诗,忘蹄出兔径。


莲花生淤泥,可见嗔喜性。

四海方嗷嗷,我奔走独劳。


停舟近北渚,扶杖步东皋。


霜落瘦石骨,水涨腐溪毛。

东园花径半莓苔,老子多时不到来。


一巷江梅都落尽,只今开底是红梅。

诗人自古例迁谪,苏李夜郎并惠州。


人言造物困嘲弄,故遣各捉一处囚。


不知天公爱佳句,曲与诗人为地头。

春到东园恰□□,腊前闻已破南枝。


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旦元□□□诗。

东园把酒问东皇,何事梅花压众芳。


和靖当年一题品,到今几载句犹香。

谁占百花头上魁,花神推许□□□。


东园春信知多少,今日喜晴拚一来。

儿牵黄犊父担犁,社鼓迎神簇纸旗。


不是丰年那得此,今春大胜去春时。

偶看红梅到小园,凭栏送眼过前村。


山头茅屋隔孤树,篱外行人出半身。

欲折红梅朵,看来不忍攀。


周回寻四处,恰得一枝繁。

北阮稀相见,东园肯到无。


鞋留沙迹浅,扇答雨声疏。


新长水三尺,倒漂梅一株。

欲涉彭蠡湖,南风未相许。

扁舟厌摇荡,古寺慰行旅。

重湖面南轩,惊浪卷前浦。

戚戚苦无悰,携手共行乐。

寻云陟累榭,随山望菌阁。

远树暧阡阡,生烟纷漠漠。

散策东岩路,梦中曾记经。

斜晖射残雪,岩谷遍晶荧。

鸦鸣山寂寂,意迥川冥冥。

移舟试望家,漾漾似天涯。


日暮满潭雪,白鸥和柳花。

衰客惭墨绶,素舸逐秋风。


云雨恩难报,江湖意已终。


县当仙洞口,路出故园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