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溪烟一缕起前滩,急雨俄吞四面山。


造化等闲成壮观,月明却送钓船还。

东泾西泾花极望,红云照波锦裹山。


路似掌平身自倦,酒如土贱箧常悭。

鹅儿泾口晓山横,蜻蜓港头春水生。


兰亭之北是茶市,柯桥以西多橹声。

一榼无时可醉吟,一藤随处得幽寻。


先须挽取银河水,净洗人间尘雾心。

老僧八十无童子,礼佛看经总不能。


双手丫叉出迎客,自称六十六年僧。

海山山下百馀家,垣屋参差一带斜。


我欲往寻疑路断,试沿流水觅桃花。

道边白水如牛湩,知是山泉一脉来。


会挈风炉并石鼎,桃枝竹里试茶杯。

村南村北纺车鸣,打豆家家趁快晴。


过尽水边牛迹路,岭头猿鸟伴闲行。

湖边细霭弄霏微,柳下人家昼掩扉。


乘暖冬耕无远近,小舟日晚载犁归。

台府官醅岁岁新,兰亭春胜镜湖春。


三山小瓮虽堪笑,也向湖边作醉人。

画船鼓吹载凉州,不到三更枉出游。


忽有歌声出霄汉,谁家开宴五云楼。

龙船看罢日平西,柳闇花秾步步迷。


射的山前朱舫小,樵风泾上紫骝嘶。

蒲萄初紫柿初红,小阁凭阑万里风。


莫怪年来增酒量,此中能著太虚空。

飘然世外更何求,终日桥边弄钓舟。


回视老身犹长物,纵无炊米莫闲愁。


烟生墟落垂垂晚,雁下陂湖处处秋。

出郭西南十里过,小园风月得婆娑。


翠屏三扇恰相倚,玉镜一奁谁为磨。


投镊未嫌衰鬓白,插花聊喜醉颜酡。

故人零落久山丘,谁记京华第一流。


曹霸挥毫空万马,庖丁投刃解千牛。


相逢梦境何劳记,追想清言未免愁。

清绝追凉地,平生得未曾。


似尝仙掌露,如嚼玉壶冰。


狂学菱舟曲,闲寻竹院僧。

冉冉秋将至,沉沉夜向晨。


河随天渐转,露洗月如新。


瘦竹过眉杖,轻纱折角巾。

柴车无与驾,篷艇亦须人。


赖有拄杖子,能扶羸病身。


云山翠屏合,烟月玉钩新。

细浪随摇楫,新凉入岸巾。


断行初到雁,空担暮归人。


漫道贫非病,谁知懒是真。

万壑争流地,身闲得纵观。


未能容蟹舍,聊得寄渔竿。


远浦樵风急,空山窆石寒。

病堕支离境,闲寻漫浪游。


湖平天镜晓,山峭石帆秋。


赊酒家家许,看花处处留。

山居苦无事,携稚出门行。


酒贱逢人醉,农闲到处耕。


巷牛听晚笛,池鹜唼枯萍。

凄凉怀古地,惨澹暮秋天。


红树秦驰道,青山禹庙壖。


湖风飘断角,墟日起孤烟。

小阁对寒蟾,山尊尽更添。


方看一轮满,又叹两头纤。


脉脉离云峤,娟娟傍画檐。

去去出柴关,巾车古陌间。


晨霜染丹叶,宿雾淡青山。


登览身犹健,歌呼酒每悭。

纵辔不嫌远,逢山犹一登。


夕阳陂渺渺,残雪塔层层。


折竹横遮道,饥乌下啄冰。

园古逢秋好,身闲与懒宜。


空堂赏疏豁,重阁望参差。


竹粉有新意,松风含古姿。

剑南无剧暑,长夏更宜人。


啼鸟常终日,幽花不减春。


荷香浮绿酒,藤露落乌巾。

地僻多幽事,官闲慰古心。


晚花藏密叶,新笋补疏林。


硕果畦丁献,芳醪稚子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