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风将烟雨入亭寒,城引山林拓眼宽。

六月登临浑觉热,朝来不敢傍危栏。

御风不必问雌雄,只有炎风最不中。


却是竹君殊解事,炎风筛过作清风。

柳外花边忽飒然,好风一点破愁颜。


岸巾独倚千寻树,闲看南云度北山。

不是城中是甑中,雨馀日色更明红。


若为飞上金山顶,独立长江万里风。

芒鞋葵扇颇萧然,倦倚胡床不是眠。


避暑无藏身去处,追凉行尽竹旁边。

矮屋炎天不可居,高亭爽气亦元无。


小风不被蝉餐却,合有些凉到老夫。

风不能销晓雾痕,天犹未放宿云根。


城腰折处才三径,山觜前头别一村。

尚无池水泛荷香,幸有园英照竹窗。


雪白葵花持玉节,柿红萱草立金幢。

雨前田亩不胜荒,雨后农家特地忙。


一眼平畴三十里,际天白水立青秧。

过雨梅无半个黄,冬青枝上雪花香。


不须更要风吹面,看著青林意自凉。

吏散庭空便悄然,不须休日始偷闲。


鸥边野水水边屋,城外平林林外山。


偶见行人回首却,亦看老子立亭间。

日脚斜红欲暮天,倚栏垂手弄云烟。


两行相对树如许,一叶不摇风寂然。


剩欲啜茶还罢去,却愁通夕不成眠。

一霎滂沱一霎晴,檐间点滴尚残声。


水将树影乱揉碎,月与日光相对明。


试数六宵还五雨,坐令夏热作秋清。

月忽飞来堕我傍,我还飞入月中央。


如何桂树许多影,不隔冰轮些子光。


自古中秋多苦事,非风即雨断人肠。

花戟云幡拥上方。
画帘风细度春香。
银色界前多远景。

危楼还望,叹此意、今古几人曾会?鬼设神施,浑认作、天限南疆北界。
一水横陈,连岗三面,做出争雄势。
六朝何事,只成门户私计!


因笑王谢诸人,登高怀远,也学英雄涕。

瓮城高,盘径近。
十里笋舆稳。
欲驾还休,风雨苦无准。

黯黯江云结暮阴,江楼高处一登临。
山根乱雪来双橹,天外遥青出寸岑。
归去已惭陶令赋,醉中偏爱颖师琴。
浪拍金鳌,春浮铁瓮,气清天朗如秋。
江皋无事,飞盖强追游。
万顷蒲萄光里,风樯共、塔影悠悠。
往时百仞山,丹楼丽朝日。
江天富佳致,收揽不遗一。
匆匆熙丰事,电往那可诘。
世称斯楼天下奇,雨馀振履此游适。
埋头旅舍气弗苏,一见端能洗湮郁。
连冈三面作襟袖,洪流千里在履舄。
新霁登多景,斯游亦快哉。
双尖浮殿塔,千堞裹楼台。
潋滟琉璃合,微茫图画开。
凭高望不极,多景复多愁。
落日随天转,空江入海流。
渔樵何处老,兵甲几时休。
黄鹤矶头风雨秋,中原一望使人愁。
东江风雨一斗酒,大地山河百尺楼。
群臣谁决和戎议,九庙犹衔误国羞。
襟带大江左,平望见三州。
凿空遗迹,千古奇胜米公楼。
太守中朝耆旧,别乘当今豪逸,人物眇应刘。
云横不断古神州,缥缈河山总戍楼。
此地几经人北顾,长江不住水东流。
犬羊万里知离穴,稻蟹三吴正得秋。
楼上无穷景,楼前正落晖。
开轩跨寥廓,览物极纤微。
云破孤峰出,潮平两桨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