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明窗畏日晓先暾,高柳鸣蜩午更喧。


笔老诗新疑有物,心空客疾本无根。


隔墙我亦眠风榻,上马君先锁月轩。

掖垣竹埤梧十寻,洞门对霤常阴阴。


落花游丝白日静,鸣鸠乳燕青春深。


腐儒衰晚谬通籍,退食迟回违寸心。

厌从薄宦校青简,悔别故山思白云。


犹喜兰台非傲吏,归时应免动移文。

清风拂画帘,初日照素壁。


花枝蝶小憩,草叶露时滴。


房栊阒无人,沟水声激激。

画史虽非顾虎头,还能满壁写沧洲。


九衢京洛风沙地,一片江湖草树秋。


行数鯈鱼宾共乐,卧看鸥鸟吏方休。

竹上秋风吹网丝,角门常闭吏人稀。


萧萧一榻卷书坐,直到日斜骑马归。

大梁春雪满城泥,一马常瞻落日归。

身世自知还自笑,悠悠三十九年非。

万事悠悠心自知,强颜于世转参差。


移床独卧秋风里,静看蜘蛛结网丝。

閤门井不落第二,竟陵谷帘定误书。


思公煮茗共汤鼎,蚯蚓窍生鱼眼珠。


置身九州之上腴,争名燄中沃焚如。

华省谬为郎,蹉跎鬓已苍。


到来恒襆被,随例且含香。


竹影遮窗暗,花阴拂簟凉。

元日新春已早归,却缘春雪勒春迟。


一年柳色今何似,政是犹黄未绿时。

史馆频催史笔迟,道山还解有忙时。


后园两日不曾到,开尽杏花人不知。

一啄高高一啄低,一声声急一声迟。


可怜去蠹劳心口,蚁入枯梨自不知。

老竹坚刚幼竹柔,此君年少也风流。


锦衣脱体未全瘦,雪粉围腰犹半愁。

尚有周郎手种痕,怀人将竹当人看。


寄言黄鹤楼前客,今岁新添十五竿。

老眼逢书怯细看,抄书一事更应难。


昨携如意敲新箨,右臂朝来作许酸。

绝恨诗人浪许痴,四更无睡只哦诗。


老铃枕手眠窗底,急雨颠风总不知。

酒病春愁恰并来,更冲花信宿鸾台。


睡乡堠子无三里,玉漏声声只唤回。

青士何年下大荒,羽仪禁省立如墙。


锦绷半脱娟娟玉,粉节新涂拂拂霜。


带雨小酣三日后,出林忽喜一梢长。

南望青山满禁闱,晓陪鸳鹭正差池。


共爱朝来何处雪,蓬莱宫里拂松枝。

河汉有秋意,南宫生早凉。


玉漏殊杳杳,云阙更苍苍。


华灯发新燄,轻烟浮夕香。

帘深巧为隔朝暾,竹密时能引雀喧。


朝罢宿酲还续梦,静中诸妄稍归根。


坐曹闻道仍分省,出沐谁当与比轩。

还家未暇拂尘衣,携被重来趁落晖。


省户鸣驺久分散,宫槐栖鹊共翻飞。


周庐见月风霾静,斜汉横空星斗稀。

放浪江湖久惰慵,安排谁置从官中。


粗疏空与延和对,开纳初还贞观风。


二鄙兵消真帝力,四方雨足自天功。

南宫树色晓森森,虽有春光未有阴。


鹤侣正疑芳景引,玉人那为簿书沈。


山含瑞气偏当日,莺逐轻风不在林。

园果已熟实未坠,野卉已老叶未瘁。


菊丛是时方发荣,潭上篱边俱有为。


一从潭岛辅长年,一自篱根图暂醉。

年年二月卖花天,唯有小桃偏占先。

初见嫩红无不喜,终知俗艳几多妍。

邻翁已折郊园里,贵客争夸粉署边。

浅绽燕脂紫蜡芳,深斟吴酎白琼觞。


凤池人忆去年艳,雉省客无今日狂。


仿佛物华先上苑,依俙歌吹下昭阳。

爱此孤生竹,碧叶琅玕柯。


结根甘泉里,岂必泰山阿。


曾莫学兔丝,徒以附女萝。

山林与城阙,事物不相对。


唯闻秉道义,所处无内外。


趋烦而毁静,此理乃俗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