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老病巫山里,稽留楚客中。


药残他日裹,花发去年丛。


夜足沾沙雨,春多逆水风。

眼渐昏昏耳渐聋,满头霜雪半身风。


已将身出浮云外,犹寄形于逆旅中。


觞咏罢来宾阁闭,笙歌散后妓房空。

荣枯忧喜与彭殇,都是人间戏一场。


虫臂鼠肝犹不怪,鸡肤鹤发复何伤。


昨因风发甘长往,今遇阳和又小康。

昼听笙歌夜醉眠,若非月下即花前。


如今老病须知分,不负春来二十年。

湖上归耕一病翁,此心非复少年同。


读书初恨岁时速,闻道始知身世空。


匠石不能材社栎,弋人何意慕冥鸿。

病侵腰膂两经秋,欲下绳床不自由。


客至难令三握发,佛来仅可小低头。


安禅还我闲蒙衲,怒气从渠勇挟辀。

少年志力强,文史富三冬。


但喜寒夜永,那知睡味浓。


庭树风淅淅,城楼鼓鼕鼕。

病思萧条岂独今,十年前已鬓霜侵。


旧交略尽形吊影,薄宦宜休口语心。


老骥已甘当伏枥,穷猿况是急投林。

百疴从中来,悟罢本谁病。


西风将小雨,凉入居士径。


苦竹绕莲塘,自悦鱼鸟性。

风生高竹凉,雨送新荷气。


鱼游悟世网,鸟语入禅味。


一挥四百病,智刃有馀地。

外物攻伐人,钟鼓作声气。


待渠弓箭尽,我自味无味。


宴安衽席间,蛟鳄垂涎地。

西风鏖残暑,如用霍去病。


疏沟满莲塘,扫叶明竹径。


中有寂寞人,自知圆觉性。

主人心安乐,花竹有和气。


时从物外赏,自益酒中味。


斸枯蚁改穴,扫箨笋迸地。

万事同一机,多虑乃禅病。


排闷有新诗,忘蹄出兔径。


莲花生淤泥,可见嗔喜性。

乐天号达道,晚境犹作恶。


陶写赖歌酒,意象颇沉著。


谓言老将至,不饮何时乐。

我身衰朽百病加,年未六十眼巳花。


筋牵肉颤骨髓竭,肤腠剥错疮与瘸。


人皆爱我馈我药,暂止信宿还萌芽。

苦热逢三秋,西风飒然起。


金气入草木,伤夷从此始。


盛极衰从之,循环固其理。

西风吹淡白,窗户含凄清。


炎凉一朝变,徂暑逝不停。


山堂晓潇洒,病叟巾褐轻。

名山大壑登临遍,独此垣中未入门。

病间始知身在系,几回白日几黄昏。

老去追游骨亦疲,黑甜唯觉睡如饴。


渐差素彩弄华发,犹梦清妍侍曲眉。


愧甚雕樽负珠履,独馀残雪照书帷。

禅房何许最清深,庾岭梅边晋竹林。


饷客好山胜挈榼,遗予病骨任支琴。


应餐秀色咽溪茗,想待暗香来水沉。

旧识何家山大小,渐来并作一山深。


主人称病掩关卧,园子偷闲无处寻。


堕石将藤全失径,窥阶迸笋别成林。

晚年惟善病,高卧当登临。


近得偷安法,无心事苦吟。


嗒然吾丧我,慨独古成今。

翘首归猿洞,怀人水一方。


鸟啼诵经处,花落读书堂。


密约知难践,久要宁敢忘。

坚谢名山请,翛然逸兴高。


息肩弛重担,闭户补方袍。


抚景身先老,看云首重搔。

渐与烟霞密,都忘城市疏。


浮生寄云水,一宿即蘧庐。


似有安身地,还同借宅居。

别去情何限,今来意倍亲。


隔江须我友,大地更无人。


白首嗟岐路,青云据要津。

何曾吾道拙,带病事深耕。


辛苦酬先泽,绸缪淡俗情。


千溪停鹤梦,一枕入蝉声。

荦荦堪谁道,轩渠为尔吟。


一年愁去路,千里独归心。


世故逢人浅,肝肠与病深。

老态日益出,老病日见侵。


疾多戒少饮,杯行常浅斟。


孤坐每惮起,纾思不成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