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秋颗酣天酒,春花噀国香。


芗林亲手种,中有洞庭霜。

茧馆三眠老,桑村独树春。


坐看黄更陨,应有一寒人。

南北与东西,溪光仍树色。


人间无热轩,物外清凉国。

春笋肥堪菜,秋花暖可毡。


何须双野鸭,屏上五湖天。

老以书为命,眼将书作雠。


芗林与诚叟,同贩短檠愁。

点检苔花晕,微茫拄杖痕。


酴醾几开落,山雨湿黄昏。

坳中一池墨,腕中百斛力。


洒作五十诗,千年照泉石。

健碧缤缤叶,斑红浅浅芳。


幽香空自秘,风肯秘幽香。

晚酌居然醉,昏昏不自持。


奇哉苍玉枕,眠到月来时。

老子斋中宿,同来无一人。


若非明月客,谁伴白云身。

不是人间种,移从月胁来。


广寒香一点,吹得满山开。

宇宙一行店,谁为店主人。


主人亦解去,而况爨馀薪。

争进千岐捷,辞荣一著难。


生龟教脱壳,试作个般看。

住处何曾远,林间别是凉。


清风酣一枕,底许觅羲皇。

犹道山中浅,仍移水上居。


俗人又剥啄,棹入白芙蕖。

已赓彭泽辞,更拟辋川诗。


未老还山了,犹嫌归较迟。

居士欹黄帽,曾来照晚晴。


至今㶁㶁,犹学咏诗声。

凛凛冰霜节,修修玉雪身。


便无文与可,不有月传神。

双树有古色,一几非今样。


只言此老亡,月夜闻屐响。

一代芗林老,吾生不并时。


来寻白玉柄,只见紫兰枝。

东皋溅寒水,西崦饶清阴。


南埭奎壁丽,北垞静且深。


入门流绿波,竹树何箾椮。

狺狺多楚狗,何处续离骚。


草径无尘入,秋峰与节高。


菰香清野饭,柳色老宫袍。

宸奎犹作麝烟浮,便舣归航结小楼。


何处访求三岛路,径须图画百花洲。


黄金殿里鹓鸾梦,白鹭江头草树秋。

闰馀有何好,一岁两中秋。
滕王高阁曾醉,月涌大江流。
今夜钓龙台上,还似当时逢闰,佳句记英游。

莫问清江与洛阳,山林总是一般香。
两家地占西南胜,可是前人例姓杨。


石作枕,醉为乡。

霜须七十期同老,云水之乡。
总挂冠裳。
闲里光阴一倍长。

瑟瑟金风,团团玉露,岩花秀发秋光。
水边一笑,十里得清香。
疑是蕊宫仙子,新妆就、娇额涂黄。

南北门相对,传来岁月深。


但添新意趣,不改旧园林。


花日移朝坐,松风伴夕吟。

借问嫦娥,当初谁种婆娑树。
空中呈露。
不坠凡花数。

过江人物向汪曾,一世龙门未易登。
常恐斯文无砥柱,独推佳句有师承。
波澜正使来西蜀,廉陛何妨逼少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