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缓辔松阴不起尘,岚光经雨一番新。


遥知数夜寻山宿,便是全家避世人。


落日已迷烟际路,飞花还报洞中春。

男儿四十未全老,便入林泉真自豪。


明月清风非俗物,轻裘肥马谢儿曹。


山中是处有黄菊,洛下谁家无白醪。

孔氏文章冠古今,君家兄弟况南金。


为官落魄人谁问,从骑雍容独见寻。


旅馆别时无宿酒,邮筒开处得新吟。

临西风,动商歌。
故人别来少书信,为问故人今若何。


白云蒙蒙迷少室,明月耿耿照秋河。

清洛思君昼夜流,北归何日片帆收。


未生白发犹堪酒,垂上青云却佐州。


飞雪堆盘鲙鱼腹,明珠论斗煮鸡头。

省中岑寂坐云窗,忽有归鸿拂建章。

珍重多情惟石友,琢磨佳句问潜郎。

遥怜部曲风沙里,不废平生翰墨场。

县楼三十六峰寒,王粲登临独倚阑。


清坐一番春雨歇,相思千里夕阳残。


诗来嗟我不同醉,别后喜君能自宽。

十载樽前谈笑。
天禄故人年少。
可是陆沈英俊地,看即锁窗批诏。

自我官东南,久无西北书。


周郎纵横才,欬唾落明珠。


寄声相劳苦,敦厚不忘初。

挽船逆牵九牛尾,寸步关梁论万里。


淮山终日只对面,与船低昂如角抵。


水工爬涉未曾去,远者盈寻近盈咫。

莲塘倒箭靫,桂影凉霜兔。


平生知音地,地下无尺素。


十夜九作梦,虏乘惊沙度。

生涯鱼吹沫,文彩豹藏雾。


人言壶公老,渠但未得趣。


饮酒入壶中,茫然失巾屦。

明如九井璜,美如三危露。


贞观魏公孙,今来功名误。


儿时汉南柳,摇落伤岁暮。

前朝老诸生,大半正邱首。


投荒万里归,烦公问健否。


往时望江宰,今为夏津吏。

千头剖蚌明珠熟,百尺垂丝鲙缕长。


柳下石门君有此,可能冲雪厌清凉。

相公罢论道,聿至活东人。


御史坐言事,作吏府中尘。


遂令河南治,今古无俦伦。

曲江千顷秋波净,平铺红云盖明镜。
大明宫中给事归,走马来看立不正。


遗我明珠九十六,寒光映骨睡骊目。

京城数尺雪,寒气倍常年。


泯泯都无地,茫茫岂是天。


崩奔惊乱射,挥霍讶相缠。

衔命山东抚乱师,日驰三百自嫌迟。


风霜满面无人识,何处如今更有诗。

元日新诗已去年,蔡州遥寄荷相怜。


今朝纵有谁人领,自是三峰不敢眠。

玉垒天晴望,诸峰尽觉低。


故园江树北,斜日巅云西。


旷野看人小,长空共鸟齐。

四海皆兄弟,何如真弟兄。


吾今有弟在,眼只为渠横。


剩欲驱涛壮,犹应倒峡清。

只有高为累,元无俗可离。


正缘隔少面,添得许多诗。


杜老吟边树,山公醉处池。

黄九陈三外,诸人总解诗。


甘心休作许,苦语竟何为。


所向公同我,何缘样入时。

古声弹九寡,妙学足三多。


十载才重见,百年当几何。


入州非不肯,出伏即相过。

绿杨城郭雨凄凄,过尽千轮与万蹄。


送我独游三蜀路,羡君新上九霄梯。


马惊门外山如活,花笑尊前客似泥。

玉律初移候,清风乍远襟。


一声蝉到耳,千炬火然心。


岳静云堆翠,楼高日半沈。

天畔峨嵋簇簇青,楚云何处隔重扃。


落花带雪埋芳草,春雨和风湿画屏。


对酒莫辞冲暮角,望乡谁解倚南亭。

未归天路紫云深,暂驻东阳岁月侵。


入洛声华当世重,闵周章句满朝吟。


开炉夜看黄芽鼎,卧瓮闲欹白玉簪。

积雪满前除,寒光夜皎如。


老忧新岁近,贫觉故交疏。


意合论文后,心降得句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