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邓尉山前古佛宫,湖波万顷贮群峰。


欲寻老子当年处,五杏参天宝殿东。

漫有五车书不读,岂似一编勤过目。
痴儿鬻肆蠹鱼书,巨富牙签尘满屋。


市南水竹一亩空,平生腹笥史长公。

宦游寓幕府,幽怀属山林。
兀坐窗几间,默求圣贤心。
沉潜偶会意,叹息常弥襟。
瀑流千尺射巃嵷,严壑幽深隐绿茸。
日踏披云台上路,满山开遍杜鹃红。
高士祠中曾小住,扪萝日上妙高台。
后主尝是游,幽岩既为寺。
书台俯石门,彩阁兼山赐。
双剑削天端,千秋犹霸意。
极天鸿雁怆离群,第五名曾汐社闻。
狂客长瑜原善谑,酒人孙楚早能军。
对床旧约愁听雨,异地思亲独望云。
解嘲谁计腹便便,自爱巾瓶结净缘。
入世无心同叔宝,故人耽读有盈川。
烛奴寂寂东西屋,月子湾湾上下弦。

病怯腥咸不买鱼,尔来心腹一时虚。


使君不复怜乌攫,属国方将掘鼠馀。


老去独收人所弃,游哉时到物之初。

清潭百尺皎无泥,山木阴阴谷鸟啼。


蜀客曾游明月峡,秦人今在武陵溪。


独攀书室窥岩窦,还访仙姝款石闺。

扬雄老无子,冯衍终不遇。


不识孔方兄,但有灵照女。



家藏古今帖,墨色照箱筥。

云师来宝山,一住十五秋。


读书尝闭户,客至不举头。


去年造其室,清坐忘百忧。

役名则已勤,徇身则已媮。


我诚愚且拙,身名两无谋。


始者学书判,近亦知问囚。

晨趋紫禁中,夕待金门诏。


观书散遗帙,探古穷至妙。


片言苟会心,掩卷忽而笑。

是非得失两茫茫,闲把遗书细较量。


掩卷古人堪笑处,起来摩腹步长廊。

古人学问无遗力,少壮工夫老始成。

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
腐儒碌碌叹无奇,独喜遗编不我欺。


白发无情侵老境,青灯有味似儿时。


高梧策策传寒意,叠鼓冬冬迫睡期。

事业无成去日遒,只今身世付沧洲。


风烟惨惨菰蒲老,星斗离离河汉流。


寂寞书生学奇字,穷愁客子著春秋。

岁晚凄凉冰雪晨,颓垣破屋镜湖滨。


浮生亦念古有死,壮气要使胡无人。


黄卷展残三太息,绿尊酌罢一颦伸。

浩歌曳杖出柴扉,不管三更露湿衣。


拟看林梢残月上,偶逢浦口断云归。


惊鸿脱网寒相倚,饥鹘思巢夜亦飞。

书亦何用于世哉,圣人之言如造化,巍巍地辟而天开。


渊源虞唐至周孔,黄河万里昆仑来。
天不使诸儒为战国血,又不使六艺为亡秦灰。

久病畏长夏,枕簟如炮焚。


扶持赖药物,俯仰秋已分。


清夜炷炉香,袅袅起孤云。

读书肝胆尚轮囷,蠹简堆中著此身。

饱识三千馀岁事,已为七十四年人。

镜中衰鬓难藏老,海内虚名不救贫。

两两星躔九九车,天津笑我醉骑驴。


床头正可著周易,架上何妨抽汉书。


幸有古人同臭味,不嫌儿子似迂疏。

少从师友讲唐虞,白首襟怀不少舒。


旧谓皆当付之酒,今知莫若信吾书。


朱黄参错鸡鸣后,签帙从横月堕初。

平生喜藏书,拱璧未为宝。


归来稽山下,烂漫恣探讨。


六经万世眼,守此可以老。

一雨濯残热,秋气忽已深。


青灯照空廊,重露滴高林。


危坐读周易,会我平生心。

龌龊常谈笑老生,丈夫失意合躬耕。

天涯怀友月千里,灯下读书鸡一鸣。

事去大床空独卧,时来竖子或成名。

光阴百岁已中分,拟结茅茨老白云。


万里谁怜新卧疾,九重犹记旧能文。


枕边得句题屏叠,马上看山隔帽裙。

枉是儒冠遇太平,穷人那许共功名。


枯肠不饱三升稷,皓首犹亲二尺檠。


寓世已为当去客,爱书更付未来生。

莫笑灯檠二尺馀,老来旧学要耘锄。


寒生点滴三更雨,喜动纵横万卷书。


本著儒冠那免此,可因吏牍顿抛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