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长桑晓洞视,五藏无全牛。


赵叟得秘诀,还从方士游。


西过获麟台,为我吊孔丘。

仙官欲往九龙潭,旄节朱幡倚石龛。


山压天中半天上,洞穿江底出江南。


瀑布杉松常带雨,夕阳苍翠忽成岚。

南浦柔条拂地垂,攀翻聊寄我西悲。


武昌官柳年年好,他日春风忆此时。

平世功名输阿童,束书洗剑栖渔篷。


晚交东武百里长,想见桐庐三拜风。


白雪兴阑吟社远,绿槐阴合讼庭空。

孤云将野鹤,岂向人间住。


莫买沃洲山,时人已知处。

宰臣思得度,鸥鸟恋为群。


远客回飞锡,空山卧白云。


夕阳孤艇去,秋水两溪分。

从来钓者意,岂不在得鱼。


饵寡鱼口多,曾非投竿疏。


向登百金贵,首尾必吹墟。

长风沙浪屋许大,罗刹石齿水下排。


历此二险过湓浦,始见瀑布悬苍崖。


系舟上岸入松径,三日踏穿新蜡鞋。

老去怜才癖转深,爱君笔力擅词林。


抟扶摇上二虫笑,从渥洼来万马喑。


书号醇儒渐者远,弘称曲学到于今。

仆负轻装主倚辕,交游握手若为言。


须求沂水风雩乐,勿爱沙河夜市繁。


曩日士曾宗郭太,它时我欲传何蕃。

翁已鞭鸾上九霄,此郎虽小亦清标。


斯文尚有嫡传在,每见能令人意消。


身退吾难论一鹗,才高君必中双雕。

颇闻送者诗盈轴,我有樵歌子试听。


岩邑虽然人所畏,畬民均是物之灵。


二升饭了官中事,一字廉真座右铭。

柴门病后少曾开,今日人扶出郭来。


君奉潘舆贫亦乐,我贪汉橐老犹呆。


明师不患无高弟,大匠何尝有弃材。

奎画煌煌天上来,遥知系马向堂阶。


官衔怪得清如许,文馆虽然冷亦佳。


尚论乡先宜合祀,旧传潮学各分斋。

檄笔骚情俱妙绝,它人才少子才多。


分桐江派从初祖,在孔门中占二科。


此去潘舆添燕喜,向来韩木尚婆娑。

昔年尚友先君子,晚见贤郎自策名。


芹泮佩衿尊郑老,桐江谱牒派玄英。


誉髦孰不观朝彩,耄齿吾难主夏盟。

遁翁精舍久荒凉,君去应先炷瓣香。


畴昔二难贤可并,即今一个弱堪伤。


时平多有农耕野,官好浑无卒下乡。

向来羞作绕枝飞,刘表区区不足依。


索饭儿嗔郎罢出,画眉人约稿砧归。


食鱼底处容长铗,射虎今方尚短衣。

童年觜距已专场,何况而今益老苍。


天网恢然罩鸾鹄,朝阳鸣矣革蜩螗。


士谁与贺争同进,众亦推弘诣太常。

世论喧啾众窍鸣,先贤于此极持平。


坡称淳父文经世,沂惜希文谏近名。


向去史书将有考,由来公议最无情。

圣君羔雁远相求,去去榆关迫盛秋。


应念霜寒履中野,定分月色照鄜州。


画江谋拙难言智,出塞诗豪不惹愁。

谁云逢掖不知兵,一士居然系重轻。


往昔下愚融铁锁,即今上圣倚金城。


可怜蒋子开三径,又被乌公夺二生。

昔忝玉麟招,主君解衣衣。


于时事会来,中原方鼎沸。


封侯命大谬,更仆谈未既。

才子囊书入帝京,鴳飞安敢料鹏程。


赴南宫缓功夫久,携北碑多嗜好清。


玉镜台边无别泪,金花笺上有芳名。

忠惠横经地,今将五十秋。


诸生迎谒庙,吾子往监州。


吏散斋堂静,朋来郑校修。

博雅今萧翼,招延小孟尝。


虽操牙算子,不废□□□。


秘箧珍储富,公车荐墨香。

丹诏求贤切,西行不可徐。


便乘天厩马,莫跨霸桥驴。


太白清平调,相如谏猎书。

仕不论高下,丝毫要及民。


君其守三尺,古有活千人。


岳树侵云杪,江蓠满水滨。

博士非如吏,巍然道自居。


诸生趋避席,太守揖升车。


朱笔浓批卷,青灯细勘书。

万里汀洲上,东楼欲别难。


春风潮水漫,正月柳条寒。


旅逸逢渔浦,清高爱鸟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