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蘋洲重到杳难期,西倚邮亭忆往时。


北海尊中常有酒,东阳楼上岂无诗。


地清每负生灵望,官重方升礼乐司。

锦帐郎官塞诏年,汀州曾驻木兰船。


祢衡酒醒春瓶倒,柳恽诗成海月圆。


歌蹙远山珠滴滴,漏催香烛泪涟涟。

柏台兰署四周旋,宾榻何妨雁影连。


才见玳簪欹细柳,便知油幕胜红莲。


家从入洛声名大,迹为依刘事分偏。

晓发星星入镜宜,早年容易近年悲。


敢言得事时将晚,只恐酬恩日渐迟。


南国倾心应望速,东堂开口欲从谁。

幕下留连两月强,炉边侍史旧焚香。


不关雨露偏垂意,自是鸳鸾合著行。


三署履声通建礼,九霄星彩映明光。

出驯桑雉入朝簪,萧洒清名映士林。


近日篇章欺白雪,早年词赋得黄金。


桂堂纵道探龙颔,兰省何曾驻鹤心。

野寺疏钟万木秋,偶寻题处认名侯。


官离南郡应闲暇,地胜东山想驻留。


百盏浓醪成别梦,两行垂露浣羁愁。

楚客停桡太守知,露凝丹叶自秋悲。


蟹螯只恐相如渴,鲈鲙应防曼倩饥。


风卷曙云飘角远,雨昏寒浪挂帆迟。

政成身没共兴衰,乡路兵戈旅榇回。


城上暮云凝鼓角,海边春草闭池台。


经年未葬家人散,昨夜因斋故吏来。

青山有志路犹赊,心在琴书自忆家。


醉别庾楼山色晓,夜归萧寺月光斜。


落帆露湿回塘柳,别院风惊满地花。

江馆维舟为庾公,暖波微渌雨蒙蒙。


红桥迤逦春岩下,朱旆联翩晓树中。


柳滴圆波生细浪,梅含香艳吐轻风。

著冠须访戴,脱冠须访帅。


磊磊一心人,离离十星岁。


戴公入山水,淡迹分明昧。

桃花为曲杏为糵,酒酝仙方得新法。


大槽迸裂猩血流,小槽夜雨真珠滴。


岘山之北古襄阳,春风烂漫草花香。

落叶蝉声古渡头,渡头人拥欲行舟。


别离情似长江水,远亦随公日夜流。

金曹初受拜,玉地始含香。


翻同五日尹,遽见一星亡。


贺客犹扶路,哀人遂上堂。

长安寺里多时住,虽守卑官不苦贫。


作活每常嫌费力,移居只是贵容身。


初开井浅偏宜树,渐觉街闲省踏尘。

起得幽亭景复新,碧莎地上更无尘。


琴书著尽犹嫌少,松竹栽多亦称贫。


药酒欲开期好客,朝衣暂脱见闲身。

转觉人间无气味,常因身外省因缘。


经过独爱游山客,计校唯求买药钱。


重作学官闲尽日,一离江坞病多年。

鼓声初动未闻鸡,羸马街中踏冻泥。


烛暗有时冲石柱,雪深无处认沙堤。


常参班里人犹少,待漏房前月欲西。

旧年同是水曹郎,各罢鱼符自楚乡。


重著青衫承诏命,齐趋紫殿异班行。


别来同说经过事,老去相传补养方。

一去潇湘头欲白,今朝始见杏花春。


从来迁客应无数,重到花前有几人。

忆昔君登南省日,老夫犹是褐衣身。


谁知二十馀年后,来作客曹相替人。

客散高斋晚,东园景象偏。


晴明犹有蝶,凉冷渐无蝉。


藤折霜来子,蜗行雨后涎。

林下无拘束,闲行放性灵。


好时开药灶,高处置琴亭。


更撰居山记,唯寻相鹤经。

菊地才通履,茶房不垒阶。


凭医看蜀药,寄信觅吴鞋。


尽得仙家法,多随道客斋。

每忆旧山居,新教上墨图。


晚花回地种,好酒问人沽。


夜后开朝簿,申前发省符。

醉倚斑藤杖,闲眠瘿木床。


案头行气诀,炉里降真香。


尚俭经营少,居闲意思长。

自知清静好,不要问时豪。


就石安琴枕,穿松压酒槽。


山晴因月甚,诗语入秋高。

闲来松菊地,未省有埃尘。


直去多将药,朝回不访人。


见僧收酒器,迎客换纱巾。

有地唯栽竹,无池亦养鹅。


学书求墨迹,酿酒爱朝和。


古镜铭文浅,神方谜语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