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竹折松僵鸟雀愁,闭门我亦拥貂裘。


已忘作赋游梁苑,但忆衔枚入蔡州。


属国餐毡真强项,翰林煮茗自风流。

荒山风雪岁将残,贷粟迢迢犯苦寒。


急燎征裘憩牛屋,旋沽村酒挂驴鞍。


清贫彻骨初无憾,老健逢人彊自宽。

忆在西州遇雪时,绣筵处处百花围。


乌丝阑展新诗就,油壁车迎小猎归。


感事镜鸾悲独舞,寄书筝雁恨慵飞。

金尊玉瀣有何好,不堪生世匆匆老。


朱颜忽已谢晨镜,白骨行看闭秋草。


骇浪嵯峨风作之,蛟龙血人以为嬉。

群胡束手仗天亡,弃甲纵横满战场。


雪上急追奔马迹,官军夜半入辽阳。

铁马渡河风破肉,云梯攻垒雪平壕。


兽奔鸟散何劳逐,直斩单于衅宝刀。

狐裘卧载锦驼车,酒醒冰髭结乱珠。


三尺马鞭装白玉,雪中画字草军书。

幽香淡淡影疏疏,雪虐风饕亦自如。


正是花中巢许辈,人间富贵不关渠。

莫遣扁舟兴尽回,正须冲雪看江梅。


楚人原未知真色,施粉何曾太白来。

久客方知行路难,关山无际水漫漫。


风吹欲倒孤城远,雪落如筛野寺寒。


暮挈衣囊投土室,晨沽村酒挂驴鞍。

忽忽悲穷处,悠悠感岁华。


暮云如泼墨,春雪不成花。


眼涩灯生晕,诗成字半斜。

芍药蔷薇语早梅,不知谁是艳阳才。


今朝领得春风意,不复饶君雪里开。

楚岸梅香半入衣,冻云银铄晓光飞。


遥应便面逢人处,走马章街失路归。

腊雪一尺厚,云冻寒顽痴。


孤城大泽畔,人疏烟火微。


愤悱欲谁语,忧愠不能持。

洛城无事足杯盘,风雪相和岁欲兰。


树上因依见寒鸟,坐中收拾尽闲官。


笙歌要请频何爽,笑语忘机拙更欢。

龙门宾客会龙宫,东去旌旗驻上东。


二八笙歌云幕下,三千世界雪花中。


离堂未暗排红烛,别曲含凄扬晚风。

玉树琼楼满眼新,的知开閤待诸宾。


迟迟未去非无意,拟作梁园坐右人。

卷尽轻云月更明,金篦不用且闲行。


若倾家酿招来客,何必池塘春草生。

远守宦情薄,故人书信来。


共曾花下别,今独雪中回。


纸尾得新什,眉头还暂开。

好雪动高情,心期在玉京。


人披鹤氅出,马踏象筵行。


照耀楼台变,淋漓松桂清。

平台千里渴商霖,内史忧民望最深。


衣上六花非所好,亩间盈尺是吾心。

知君夜听风萧索,晓望林亭雪半糊。


撼落不教封柳眼,扫来偏尽附梅株。


敲扶密竹枝犹亚,煦暖寒禽气渐苏。

雪矸如玉城,偏师敢轻犯。


黄芦阵野鹜,我自将十万。


三战渠未降,北面石湖范。

捐书去寄老山林,无复追缘往事心。


忽值故人乘雪兴,玉堂前话得重寻。

南州岁晚亦花开,有底堪随驿使来。


看取钟山如许雪,何须持寄岭头梅。

朝来看雪咏君诗,想见朱衣在赤墀。


为问火城将策试,何如云屋听窗知。


曲墙稍觉吹来密,穷巷终怜扫去迟。

简书催出似驱鸡,闻道饥寒满屋啼。


炙背宵眠榾柮火,嚼冰晨饭萨波齑。


风如利剑穿狐腋,雪似流沙饮马蹄。

风力驱寒,云容呈瑞,晓来到处花飞。
遍装琼树,春意到南枝。
便是渔蓑旧画,纶竿重、横玉低垂。

四海方嗷嗷,我奔走独劳。


停舟近北渚,扶杖步东皋。


霜落瘦石骨,水涨腐溪毛。

朝莺雪里新,雪树眼前春。


带涩先迎气,侵寒已报人。


共矜初听早,谁贵后闻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