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流落江湖万里归,相逢自慰已差池。


初闻好句惊人倒,悔过东庭识面迟。


握手宁知无贺监,结交谁复许袁丝。

滔滔四海我知津,每愧先生植杖芸。

自少多言晚闻道,从今闭口不论文。

滟翻白兽樽中酒,归煮青泥坊底芹。

仙风入骨已凌云,秋水为文不受尘。


一噫固应号地籁,馀波犹足挂天绅。


买牛但自捐三尺,射鼠何劳挽六钧。

东坡已报六年穰,惆怅红尘白首郎。


枕上溪山犹可见,门前冠盖已相忘。


故人年少真琼树,落笔风生战堵墙。

身世相忘久自知,此行闲看古黄腄。


自非北海孔文举,谁识东莱太史慈。


落笔已吞云梦客,抱琴欲访水仙师。

不学孙、吴与《六韬》,敢将驽马并英豪。


望穷海表天还远,倾尽葵心日愈高。


身外浮名休琐琐,梦中归思已滔滔。

万松谁种已摐摐,半岭苍云映此邦。


露重珠璎蒙翠盖,风来石齿碎寒江。


浮空两竹横南阁,倒景扶桑射北窗。

别时酒盏照灯花,知我归期渐有涯。


去岁渡江萍似斗,今年并海枣如瓜。


多情明月邀君共,无价青山为我赊。

先生依旧广文贫,老守时遭醉尉嗔。


汝辈何曾堪一笑,吾侪相对复三人。


黄鸡催晓凄凉曲,白发惊秋见在身。

青泥赤日午相烘,走访船窗柳影中。


辍我东坡无限睡,赏君南浦不赀风。


坐观邸报谈迂叟,闲说滁山忆醉翁。

不似杨枝别乐天,恰如通德伴伶玄。


阿奴络秀不同老,天女维摩总解禅。


经卷药炉新活计,舞衫歌扇旧因缘。

仿佛曾游岂梦中,欣然鸡犬识新丰。


吏民惊怪坐何事,父老相携迎此翁。


苏武岂知还漠北,管宁自欲老辽东。

代北初辞没马尘,江南来见卧云人。


问禅不契前三语,施佛空留丈六身。


老去山林徒梦想,雨馀钟鼓更清新。

不用山僧导我前,自寻云外出山泉。


千章古木临无地,百尺飞涛泻漏天。


昔日菖蒲方士宅,后来薝卜祖师禅。

优钵昙花岂有花,问师此曲唱谁家。


已从子美得桃竹,不向安期觅枣瓜。


燕坐林间时有虎,高眠粥后不闻鸦。

香山居士留遗迹,天竺禅师有故家。

空咏连珠吟叠璧,已亡飞鸟失惊蛇。

林深野桂寒无子,雨浥山姜病有花。

七千里外二毛人,十八滩头一叶身。


山忆喜欢劳远梦,地名惶恐泣孤臣。


长风送客添帆腹,积雨浮舟减石鳞。

清溪电转失云峰,梦里犹惊翠扫空。


五岭莫愁千嶂外,九华今在一壶中。


天池水落层层见,玉女窗虚处处通。

威声又数中兴年,二虏行当一矢联。


闻道名城得真将,故应惊羽落空弦。


追锋归去雄三卫,授钺重来定十连。

老李威名八十年,壁间精悍见遗颜。


自闻出守风流似,稍觉承平气象还。


但遣诗人歌《杕杜》,不妨侍女唱《阳关》。

万里却来日,一庵仍独居。


应笑谋生拙,团团如磨驴。

竹笥与练裙,随时毕婚嫁。


无事若相思,征鞍还一跨。

我坐名过实,欢哗自招损。


汝幸无人知,莫厌家山稳。

乞墦何足羡,负米可忘艰。


莫为无车马,含羞入剑关。

我梦随汝去,东阡松柏青。


却入西州门,永愧北山灵。

临分亦泫然,不为穷途泣。


东阡时一到,莫遣牛羊入。

东阡在何许,寒食江头路。


哀哉魏城君,宿草荒新墓。

吾兄喜酒人,今汝亦能饮。


一杯归诵此,万事邯郸枕。

故人如念我,为说瘦栾栾。


尚有身为患,已无心可安。

诸兄无可寄,一语会须酬。


晚岁俱黄发,相看万事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