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

白居易,字乐天,晚年又号香山居士,河南新郑(今郑州新郑)人,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。他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维太和五年岁次己亥十月乙丑朔十七日辛巳,中大夫守河南尹上柱国晋陵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白居易,以清酌庶羞之奠,敬祭于故相国鄂岳节度使赠尚书右仆射元相微之。


惟公家积善庆,天钟粹和,生为国桢,出为人瑞,行业志略,政术文华,四科全才,一时独步。


虽历将相,未尽谟猷,故风声但树于藩方,功利不周于夷夏。

已讶游何远,仍嗟别太频。


离容君蹙促,赠语我殷勤。


迢遰天南面,苍茫海北漘。

洛都四野山水之胜,龙门首焉。


龙门十寺,观游之胜,香山首焉。


香山之坏久矣,楼亭骞崩,佛僧暴露。

郑君得自然,虚白生心胸。


吸彼沆瀣精,凝为冰雪容。


大君贞元初,求贤致时雍。

形骸黾勉班行内,骨肉句留俸禄中。


无奈攀缘随手长,亦知恩爱到头空。


草堂久闭庐山下,竹院新抛洛水东。

盐商妇,多金帛,不事田农与蚕绩。


南北东西不失家,风水为乡船作宅。


本是扬州小家女,嫁得西江大商客。

缚戎人,缚戎人,耳穿面破驱入秦。


天子矜怜不忍杀,诏徙东南吴与越。


黄衣小使录姓名,领出长安乘递行。

食罢一觉睡,起来两碗茶。

举头看日影,已复西南斜。

乐人惜日促,忧人厌年赊。

元和岁在卯,六年春二月。


月晦寒食天,天阴夜飞雪。


连宵复竟日,浩浩殊未歇。

红线毯,择茧缫丝清水煮,拣丝练线红蓝染。


染为红线红于蓝,织作披香殿上毯。


披香殿广十丈馀,红线织成可殿铺。

贾谊哭时事,阮籍哭路歧;


唐生今亦哭,异代同其悲。


唐生者何人?


五十寒且饥。



不悲口无食,不悲身无衣;


所悲忠与义,悲甚则哭之。

十月鹰出笼,草枯雉兔肥。

下韝随指顾,百掷无一遗。

鹰翅疾如风,鹰爪利如锥。

寒月沉沉洞房静,真珠帘外梧桐影。


秋霜欲下手先知,灯底裁缝剪刀冷。

余与河南元集虚、范阳张允中、南阳张深之、广平宋郁、安定梁必复、范阳张时、东林寺沙门法演、智满、士坚、利辩、道深、道建、神照、云皋、恩慈、寂然凡十七人,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,抵化城,憩峰顶,登香炉峰,宿大林寺。


大林穷远,人迹罕到。


环寺多清流苍石,短松瘦竹,寺中唯板屋木器,其僧皆海东人。

为问长安月,谁教不相离。


昔随飞盖处,今照入山时。


借助秋怀旷,留连夜卧迟。

陶云爱吾庐,吾亦爱吾屋。


屋中有琴书,聊以慰幽独。


是时三月半,花落庭芜绿。

七十三翁旦暮身,誓开险路作通津。


夜舟过此无倾覆,朝胫从今免苦辛。


十里叱滩变河汉,八寒阴狱化阳春。

阴阴花院月,耿耿兰房烛。


中有弄琴人,声貌俱如玉。


清泠石泉引,雅澹风松曲。

百鍊镜,镕範非常规,日辰处所灵且祇。


江心波上舟中铸,五月五日日午时。


琼粉金膏磨莹已,化为一片秋潭水。

宦途自此心长别,世事从今口不言。


岂止形骸同土木,兼将寿夭任乾坤。


胸中壮气犹须遣,身外浮荣何足论。

足疾无加亦不瘳,绵春历夏复经秋。


开颜且酌尊中酒,代步多乘池上舟。


幸有眼前衣食在,兼无身后子孙忧。

贫穷汲汲求衣食,富贵营营役心力。


人生不富即贫穷,光阴易过闲难得。


我今幸在穷富间,虽在朝廷不入山。

慈乌失其母,哑哑吐哀音。


昼夜不飞去,经年守故林。


夜夜夜半啼,闻者为沾襟。

夜沐早梳头,窗明秋镜晓。


飒然握中发,一沐知一少。


年事渐蹉跎,世缘方缴绕。

《论》曰:“忠、孝、智、勇四者,为臣、为子之大宝也。


”故古之君子,奉以周旋,苟一失之,是非人臣人子矣。


汉李陵策名上将,出讨匈奴,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,生降于戎虏非勇,弃前功非智,召后祸非孝,四者无一可,而遂亡其宗,哀哉!



予览《史记》《汉书》,皆无明讥,窃甚惑之。

更想五年后,千千条曲尘。


路傍深映月,楼上暗藏春。


愁杀闲游客,闻歌不见人。

竹似贤,何哉?


竹本固,固以树德,君子见其本,则思善建不拔者。


竹性直,直以立身;君子见其性,则思中立不倚者。


竹心空,空以体道;君子见其心,则思应用虚受者。

古之达人,皆有所嗜。


玄晏先生嗜书,嵇中散嗜琴,靖节先生嗜酒,今丞相奇章公嗜石。


石无文无声,无臭无味,与三物不同,而公嗜之,何也?


众皆怪之,我独知之。

醉吟先生者,忘其姓字、乡里、官爵,忽忽不知吾为谁也。


宦游三十载,将老,退居洛下。


所居有池五六亩,竹数千竿,乔木数十株,台檄舟桥,具体而微,先生安焉。

东南山水,馀杭郡为最。


就郡言,灵隐寺为尤。


由寺观,冷泉亭为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