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岱

张岱,又名维城,字宗子,又字石公,号陶庵、天孙,别号蝶庵居士,晚号六休居士,汉族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寓居杭州。出生仕宦世家,少为富贵公子,精于茶艺鉴赏,明亡后不仕,入山著书以终。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、史学家,其最擅长散文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雷峰者,南屏山之支麓也。
穹窿回映,旧名中峰,亦名回峰。
宋有雷就者居之,故名雷峰。
小蓬莱在雷峰塔右,宋内侍甘升园也。
奇峰如云,古木蓊蔚,理宗常临幸。
有御爱松,盖数百年物也。
净慈寺,周显德元年钱王ㄈ建,号慧日永明院,迎衢州道潜禅师居之。
潜尝欲向王求金铸十八阿罗汉,未白也。
王忽夜梦十八巨人随行。
钱镠,临安石鉴乡人,骁勇有谋略。
壮而微,贩盐自活。
唐僖宗时,平浙寇王仙芝,拒黄巢,灭董昌,积功自显。
灵芝寺,钱武肃王之故苑也。
地产灵芝,舍以为寺。
至宋而规制浸宏,高、孝两朝四临幸焉。
柳洲亭,宋初为丰乐楼。
高宗移汴民居杭地嘉、湖诸郡,时岁丰稔,建此楼以与民同乐,故名。
门以左,孙东瀛建问水亭。
杭州刺史白乐天啸傲湖山时,有野客赵羽者,湖楼最畅,乐天常过其家,痛饮竟日,绝不分官民体。
羽得与乐天通往来,索其题楼。
乐天即颜之曰“醉白”。
宋时有放生碑,在宝石山下。
盖天禧四年,王钦若请以西湖为放生池,禁民网捕,郡守王随为之立碑也。
今之放生池,在湖心亭之南。
湖心亭旧为湖心寺,湖中三塔,此其一也。
明弘治间,按察司佥事阴子淑秉宪甚厉。
寺僧怙镇守中官,杜门不纳官长。
杭州有西湖,颍上亦有西湖,皆为名胜,而东坡连守二郡。
其初得颍,颍人曰:“内翰只消游湖中,便可以了公事。

秦太虚因作一绝云:“十里荷花菡萏初,我公身至有西湖。
葛岭者,葛仙翁稚川修仙地也。
仙翁名洪,号抱朴子,句容人也。
从祖葛玄,学道得仙术,传其弟子郑隐。
六一泉在孤山之南,一名竹阁,一名勤公讲堂。
宋元?六年,东坡先生与惠勤上人同哭欧阳公处也。
勤上人讲堂初构,掘地得泉,东坡为作泉铭。
孤山何以祠陆宣公也?盖自陆少保炳为世宗乳母之子,揽权怙宠,自谓系出宣公,创祠祀之。
规制宏厂,吞吐湖山。
台榭之盛,概湖无比。
苏小小者,南齐时钱塘名妓也。
貌绝青楼,才空士类,当时莫不艳称。
以年少早卒,葬于西泠之坞。
北山两关王庙。
其近岳坟者,万历十五年为杭民施如忠所建。
如忠客燕,涉潞河,飓风作,舟将覆,恍惚见王率诸河神拯救获免,归即造庙祝之,并祀诸河神。
《水经注》曰:水黑曰卢,不流曰奴;山不连陵曰孤。
梅花屿介于两湖之间,四面岩峦,一无所丽,故曰孤也。
是地水望澄明,?焉冲照,亭观绣峙,两湖反景,若三山之倒水下。
十锦塘,一名孙堤,在断桥下。
司礼太监孙隆于万历十七年修筑。
堤阔二丈,遍植桃柳,一如苏堤。
由昭庆缘湖而西,为餐香阁,今名片石居。
?阁精庐,皆韵人别墅。
其临湖一带,则酒楼茶馆,轩爽面湖,非惟心胸开涤,亦觉日月清朗。
秦楼初名水明楼,东坡建,常携朝云至此游览。
壁上有三诗,为坡公手迹。
过楼数百武,为镜湖楼,白乐天建。
上天竺,晋天福间,僧道翊结茅庵于此。
一夕,见毫光发于前涧,晚视之,得一奇木,刻画观音大士像。
后汉乾?间,有僧从勋自洛阳持古佛舍利来,置顶上,妙相庄严,端正殊好,昼放白光,士民崇信。
三生石在下天竺寺后。
东坡《圆泽传》曰:洛师惠林寺,故光禄卿李忄登居第。
禄山陷东都,忄登以居守死之。
呼猿洞在武林山。
晋慧理禅师,常畜黑白二猿,每于灵隐寺月明长啸,二猿隔岫应之,其声清?。
后六朝宋时,有僧智一仿旧迹而畜数猿于山,临涧长啸,则群猿毕集,谓之猿父。
青莲山房,为涵所包公之别墅也。
山房多修竹古梅,倚莲花峰,跨曲涧,深岩峭壁,掩映林峦间。
公有泉石之癖,日涉成趣。
李茇号岣嵝,武林人,住灵隐韬光山下。
造山房数楹,尽驾回溪绝壑之上。
溪声淙淙出阁下,高?插天,古木蓊蔚,人有幽致。
韬光庵在灵隐寺右之半山,韬光禅师建。
师,蜀人,唐太宗时,辞其师出游,师嘱之曰:“遇天可留,逢巢即止。
”师游灵隐山巢沟坞,值白乐天守郡,悟曰:“吾师命之矣。
北高峰在灵隐寺后,石磴数百级,曲折三十六湾。
上有华光庙,以祀五圣。
山半有马明王庙,春日祈蚕者咸往焉。
明季昭庆寺火,未几而灵隐寺火,未几而上天竺又火,三大寺相继而毁。
是时唯具德和尚为灵隐住持,不数年而灵隐早成。
盖灵隐自晋咸和元年,僧慧理建,山门匾曰“景胜觉场”,相传葛洪所书。
冷泉亭在灵隐寺山门之左。
丹垣绿树,翳映阴森。
亭对峭壁,一泓泠然,凄清入耳。
飞来峰,棱层剔透,嵌空玲珑,是米颠袖中一块奇石。
使有石癖者见之,必具袍笏下拜,不敢以称谓简亵,只以石丈呼之也。
深恨杨髡,遍体俱凿佛像,罗汉世尊,栉比皆是,如西子以花艳之肤,莹白之体,刺作台池鸟兽,乃以黔墨涂之也。
九里松,唐刺史袁仁敬植。
松以达天竺,凡九里,左右各三行,每行相去八九尺。
苍翠夹道,藤萝冒涂,走其下者,人面皆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