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禹锡

刘禹锡,字梦得,唐朝洛阳(今河南省洛阳)人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前陪看花处,邻里近王昌。


今想临戎地,旌旗出汶阳。


营飞柳絮雪,门耀戟枝霜。

朱门退公后,高兴对花枝。


望阙无穷思,看书欲尽时。


含芳朝竞发,凝艳晚相宜。

好雪动高情,心期在玉京。


人披鹤氅出,马踏象筵行。


照耀楼台变,淋漓松桂清。

寒光照旌节,关路晓无尘。


吏谒前丞相,山迎旧主人。


东瞻军府静,西望敕书频。

公来第四秋,乐国号无愁。


军士游书肆,商人占酒楼。


熊罴交黑槊,宾客满青油。

鄂渚临流别,梁园冲雪来。


旅愁随冻释,欢意待花开。


城晓乌频起,池春雁欲回。

明丽碧天霞,丰茸紫绶花。


香闻荀令宅,艳入孝王家。


几岁自荣乐,高情方叹嗟。

州远雄无益,年高健亦衰。


兴情逢酒在,筋力上楼知。


蝉噪芳意尽,雁来愁望时。

把镜朝犹在,添香夜不归。


鸳鸯拂瓦去,鹦鹉透笼飞。


不逐张公子,即随刘武威。

与老无期约,到来如等闲。


偏伤朋友尽,移兴子孙间。


笔底心无毒,杯前胆不{犭豖}。

洞户夜帘卷,华堂秋簟清。


萤飞过池影,蛩思绕阶声。


老枕知将雨,高窗报欲明。

一别旧游尽,相逢俱涕零。


在人虽晚达,于树似冬青。


痛饮连宵醉,狂吟满坐听。

前日过萧寺,看师上讲筵。


都人礼白足,施者散金钱。


方便无非教,经行不废禅。

三秋伤望眼,终日哭途穷。


两目今先暗,中年似老翁。


看朱渐成碧,羞日不禁风。

何处深春好,春深万乘家。


宫门皆映柳,辇路尽穿花。


池色连天汉,城形象帝车。

雨引苔侵壁,风驱叶拥阶。


久留闲客话,宿请老僧斋。


酒瓮新陈接,书签次第排。

南岭见秋雪,千门生早寒。


闲时驻马望,高处卷帘看。


雾散琼枝出,日斜铅粉残。

皎皎华亭鹤,来随太守船。


青云意长在,沧海别经年。


留滞清洛苑,裴回明月天。

蝉声未发前,已自感流年。


一入凄凉耳,如闻断续弦。


晴清依露叶,晚急畏霞天。

楚泽雪初霁,楚城春欲归。


清淮变寒色,远树含清晖。


原野已多思,风霜潜减威。

左迁凡二纪,重见帝城春。


老大归朝客,平安出岭人。


每行经旧处,却想似前身。

故池春又至,一到一伤情。


雁鹜群犹下,蛙螟衣已生。


竹丛身后长,台势雨来倾。

韦公八十馀,位至六尚书。


五福唯无富,一生谁得如。


桂枝攀最久,兰省出仍初。

子侯一日病,滕公千载归。


门庭怆已变,风物澹无辉。


群吏谒新府,旧宾沾素衣。

邺下杀才子,苍茫冤气凝。


枯杨映漳水,野火上西陵。


马鬣今无所,龙门昔共登。

享国十五载,升天千万年。


龙镳仙路远,骑吹礼容全。


日下初陵外,人悲旧剑前。

继体三才理,承颜九族亲。


禹功留海内,殷历付天伦。


调露曲常在,秋风词尚新。

任贤劳梦寐,登位富春秋。


欲遂东人幸,宁虞杞国忧。


长杨收羽骑,太液泊龙舟。

宝历方无限,仙期忽有涯。


事亲崇汉礼,传圣法殷家。


晚出芙蓉阙,春归棠棣华。

凤翣拥铭旌,威迟异吉行。


汉仪陈秘器,楚挽咽繁声。


驻綍辞清庙,凝笳背直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