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禹锡

刘禹锡,字梦得,唐朝洛阳(今河南省洛阳)人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扬州从事夜相寻,无限新诗月下吟。

初服已惊玄发长,高情犹向碧云深。

语馀时举一杯酒,坐久方闻四处砧。

见学胡琴见艺成,今朝追想几伤情。


撚弦花下呈新曲,放拨灯前谢改名。


但是好花皆易落,从来尤物不长生。

元君后辈先零落,崔相同年不少留。


华屋坐来能几日,夜台归去便千秋。


背时犹自居三品,得老终须卜一丘。

十万天兵貂锦衣,晋城风日斗生辉。


行台仆射深恩重,从事中郎旧路归。


叠鼓蹙成汾水浪,闪旗惊断塞鸿飞。

吟君新什慰蹉跎,屈指同登耳顺科。


邓禹功成三纪事,孔融书就八年多。


已经将相谁能尔,抛却丞郎争奈何。

吴郡鱼书下紫宸,长安厩吏送朱轮。


二南风化承遗爱,八咏声名蹑后尘。


梁氏夫妻为寄客,陆家兄弟是州民。

麦陇和风吹树枝,商山逸客出关时。


身无拘束起长晚,路足交亲行自迟。


官拂象筵终日待,私将鸡黍几人期。

才子声名白侍郎,风流虽老尚难当。


诗情逸似陶彭泽,斋日多如周太常。


矻矻将心求净法,时时偷眼看春光。

闲步南园烟雨晴,遥闻丝竹出墙声。


欲抛丹笔三川去,先教清商一部成。


花木手栽偏有兴,歌词自作别生情。

凤池西畔图书府,玉树玲珑景气闲。


长听馀风送天乐,时登高阁望人寰。


青山云绕栏干外,紫殿香来步武间。

爱名之世忘名客,多事之时无事身。


古老相传见来久,岁年虽变貌常新。


飞章上达三清路,受箓平交五岳神。

可怜五马风流地,暂辍金貂侍从才。


阁上掩书刘向去,门前修刺孔融来。


崤陵路静寒无雨,洛水桥长昼起雷。

长爱街西风景闲,到君居处暂开颜。


清光门外一渠水,秋色墙头数点山。


疏种碧松通月朗,多栽红药待春还。

避地江湖知几春,今来本郡拥朱轮。


阮郎无复里中旧,杨仆却为关外人。


各系一官难命驾,每怀前好易沾巾。

东岳真人张鍊师,高情雅淡世间稀。


堪为列女书青简,久事元君住翠微。


金缕机中抛锦字,玉清台上著霓衣。

高楼贺监昔曾登,壁上笔踪龙虎腾。


中国书流尚皇象,北朝文士重徐陵。


偶因独见空惊目,恨不同时便伏膺。

风猎红旗入寿春,满城歌舞向朱轮。


八公山下清淮水,千骑尘中白面人。


桂岭雨馀多鹤迹,茗园晴望似龙鳞。

双桧苍然古貌奇,含烟吐雾郁参差。

晚依禅客当金殿,初对将军映画旗。

龙象界中成宝盖,鸳鸯瓦上出高枝。

几年油幕佐征东,却泛沧浪狎钓童。


欹枕醉眠成戏蝶,抱琴闲望送归鸿。


文儒自袭胶西相,倚伏能齐塞上翁。

渡头轻雨洒寒梅,云际溶溶雪水来。


梦渚草长迷楚望,夷陵土黑有秦灰。


巴人泪应猿声落,蜀客船从鸟道回。

东林寺里一沙弥,心爱当时才子诗。


山下偶随流水出,秋来却赴白云期。


滩头蹑屐挑沙菜,路上停舟读古碑。

黔江秋水浸云霓,独泛慈航路不迷。


猿狖窥斋林叶动,蛟龙闻咒浪花低。


如莲半偈心常悟,问菊新诗手自携。

毛羽斑斓白纻裁,马前擎出不惊猜。


轻抛一点入云去,喝杀三声掠地来。


绿玉觜攒鸡脑破,玄金爪擘兔心开。

禁漏晨钟声欲绝,旌旗组绶影相交。


殿含佳气当龙首,阁倚晴天见凤巢。


山色葱笼丹槛外,霞光泛滟翠松梢。

新竹翛翛韵晓风,隔囱依砌尚蒙笼。


数间素壁初开后,一段清光入坐中。


欹枕闲看知自适,含毫朗咏与谁同。

养来鹦鹉觜初红,宜在朱楼绣户中。


频学唤人缘性慧,偏能识主为情通。


敛毛睡足难销日,亸翅愁时愿见风。

虽陪三品散班中,资历从来事不同。


名姓也曾镌石柱,诗篇未得上屏风。


甘陵旧党凋零尽,魏阙新知礼数崇。

西晋楼船下益州,金陵王气黯然收。

千寻铁锁沈江底,一片降幡出石头。

人世几回伤往事,山形依旧枕江流。

孤云出岫本无依,胜境名山即是归。


久向吴门游好寺,还思越水洗尘机。


浙江涛惊狮子吼,稽岭峰疑灵鹫飞。

浮杯万里过沧溟,遍礼名山适性灵。


深夜降龙潭水黑,新秋放鹤野田青。


身无彼我那怀土,心会真如不读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