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安石

王安石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学者、诗人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北宋丞相、新党领袖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平生不省问田园,白首忘怀道更尊。


已上印书通北阙,稍留冠盖饯东门。


冯唐老有为郎恋,疏广终无任子恩。

桐乡振廪得周旋,芍水修陂道路传。


日想僝功追往事,心知为政似当年。


鲂鱼鱍鱍归城市,粳稻纷纷载酒船。

画船箫鼓出都时,万里惊鸥去不追。


却望尘沙应驻节,会逢山水即吟诗。


长鱼俎上通三印,新茗斋中试一旗。

手持官牒出神皋,迎客遥知贺酒醪。


照映里门非白屋,欺凌春草有青袍。


宦游虽晚何妨久,饿显从来不必高。

十年一别两相过,前想悲欢慷慨歌。


穷去始知风俗薄,静来犹厌事机多。


相期鼻目倾肝胆,谁伴溪山避网罗。

青溪看汝始蹁跹,兄弟追随各少年。


壮尔有行今纳妇,老吾无用亦求田。


初来淮北心常折,却望江南眼更穿。

白雾青烟入马蹄,朝寒瑟瑟树声悲。


平山断垄回环失,鸣鸟游鱼上下随。


庙算未闻收策士,瘴乡谁与择军麾。

南游忽忽与谁言,共笑谋生识最昏。


万事百年能自信,一箪五鼎不须论。


友中惟子长招隐,世上何人可避喧。

儿曹曾上洛城头,尚记清波绕驿流。


却想山川常在梦,可怜颜发已惊秋。


辟书今日看君去,著籍长年叹我留。

烧夜郊原百草荒,弊裘朝去犯严霜。


残年意象偏多感,回首风烟更异乡。


往返自非名利役,辛勤应见友朋伤。

北平上谷当时守,气略人推李广优。


还见子孙持汉节,欲临关塞抚羌酋。


云边鼓吹应先喜,日下旌旗更少留。

三江风浪隔天台,想见当时赋咏才。


近有高僧飞锡去,更无馀事出山来。


猿猱历历窥香火,日月纷纷付劫灰。

飘然逐客出都门,士论应悲玉石焚。


高位纷纷谁得志,穷途往往始能文。


柴桑今日思元亮,天禄何时召子云。

萧然生事委江皋,壮士何尝似钓鳌。


千里得书来见约,一朝乘兴去忘劳。


已将流景休谈笑,聊为知音破郁陶。

客舍飞尘尚满鞯,却寻东路想茫然。


白头反哺秦乌侧,流血思归蜀鸟前。


今日相逢知怅望,几时能到与留连。

无才处处是穷涂,两地谁传万里书。


节物峥嵘催岁暮,溪山萧洒入吾庐。


南归犹喜寻同志,北去还闻困索居。

故人为邑士多称,繇赋宽赊狱讼平。


老吏闭门无重糈,荒山开陇有新粳。


方挥玉麈日边坐,又结铜章天外行。

日月沄沄与水争,披襟照见发华惊。


少年忧患伤豪气,老去经纶误半生。


休向朝廷论一鹗,只知田里守三荆。

离别何言邂逅同,今知相逐似云龙。


苍烟白雾千山合,绿树青天一水容。


已谢道涂多自放,将归田里更谁从。

君作新台拟岘山,羊公千载得追攀。


歌钟殷地登临处,花木移春指顾间。


城似大堤来宛宛,溪如清汉落潺潺。

一岁已阑人意倦,出门风物更萧然。


水摇疏树荒城路,日带浮云欲雪天。


未有诗书论进退,谩期身世托林泉。

六代豪华空处所,金陵王气黯然收。


烟浓草远望不尽,物换星移度几秋。


至竟江山谁是主,却因歌舞破除休。

处士生涯水一瓢,行年七十更萧条。

老妻稻下分遗秉,弱子松间拾堕樵。

岂有声名高后世,遂无饘粥永今朝。

楼堞相望一日程,春风吹急似摇旌。


莫言乐国无愁梦,赖把新诗有故情。


客舍五浆非所愿,私田三径会须成。

多才自合至公卿,岂料青衫困一生。


太史有书能叙事,子云于世不徼名。


丘坟惨淡箕山绿,门巷萧条颍水清。

前旌一幅粉书名,行路知君亦涕零。


遂失词人空甫里,谩留悲鹤老华亭。


主张寿禄无三甲,收拾文章有六丁。

高蝉抱壳悲声切,新鸟争巢谇语忙。


长树老阴欺夏日,晚花幽艳敌春阳。


云归山去当檐静,风过溪来满坐凉。

皖城初得故人诗,叹息龙媒踠壮时。


太史滞留终不偶,中郎制作遂无施。


二千石禄今何有,四十车书昔漫知。

天机自动岂关情,能作人间物外声。


暝聒一堂无客梦,晓悲千嶂有猿惊。


庙中奏瑟沈三叹,堂下吹箫失九成。

忆随诸彦附青云,场屋声名看出群。


孙宝暮年犹主簿,卜商今日更修文。


山川凛凛平生气,草木萧萧数尺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