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黄昏又听城头角,病起心情恶。
药炉初沸短檠青,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。
多情自古原多病,清镜怜清影。
绿叶成阴春尽也,守宫偏护星星。
留将颜色慰多情。
分明千点泪,贮作玉壶冰。
晚来风起撼花铃。
人在碧山亭。
愁里不堪听。
五字诗中目乍成。
尽教残福折书生。
手挼裙带那时情。
帘卷落花如雪,烟月。
谁在小红亭。
玉钗敲竹乍闻声,风影略分明。
一霎灯前醉不醒,恨如春梦畏分明。
淡月淡云窗外雨,一声声。
人道情多情转薄,而今真个不多情。
旋拂轻容写洛神,须知浅笑是深颦。
十分天与可怜春。
掩抑薄寒施软障,抱持纤影藉芳茵。
风紧雁行高,无边落木萧萧。
楚天魂梦与香消,青山暮暮朝朝。
断续凉云来一缕,飘堕几丝灵雨。
红叶满寒溪,一路空山万木齐。
试上小楼极目望,高低。
一片烟笼十里陂。
何路向家园,历历残山剩水。
都把一春冷澹,到麦秋天气。
料应重发隔年花,莫问花前事。
瞬息浮生,薄命如斯,低徊怎忘?记绣榻闲时,并吹红雨,雕阑曲处,同倚斜阳。
梦好难留,诗残莫续,赢得更深哭一场。
遗容在,只灵飙一转,未许端详。
独倚春寒掩夕霏,清露泣铢衣。
玉箫吹梦,金钗画影,悔不同携。
刻残红烛曾相待,旧事总依稀。
阑珊玉佩罢霓裳,相对绾红妆。
藕丝风送凌波去,又低头、软语商量。
一种情深,十分心苦,脉脉背斜阳。
重檐淡月浑如水。
浸寒香,一片小窗里。
双鱼冻合,似相伴,个人无寐。
客夜怎生过。
梦相伴、绮窗吟和。
薄嗔佯笑道,若不是恁凄凉,肯来么。
明月多情应笑我,笑我如今。
辜负春心,独自闲行独自吟。
近来怕说当时事,结遍兰襟。
山重叠,悬崖一线天疑裂。
天疑裂,断碑题字,苔痕横啮。
风声雷动鸣金铁,阴森潭底蛟龙窟。
春浅,红怨,掩双环。
微雨花间,昼闲。
无言暗将红泪弹。
新寒中酒敲窗雨,残香细袅秋情绪。
才道莫伤神,青衫湿一痕。
无聊成独卧,弹指韶光过。
重来对酒,折尽风前柳。
若问看花情绪,似当日、怎能彀。
休为西风瘦,痛饮频搔首。
从教铁石,每见花开成惜惜。
泪点难消,滴损苍烟玉一条。
怜伊大冷,添个纸窗疏竹影。
凭君料理《花间》课,莫负当初我。
眼看鸡犬上天梯,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。
瘦狂那似痴肥好,判任痴肥笑。
三眠未歇,乍到秋时节。
一树斜阳蝉更咽,曾绾灞陵离别。
絮已为萍风卷叶,空凄切。
残雪凝辉冷画屏。
落梅横笛已三更,更无人处月胧明。
我是人间惆怅客,知君何事泪纵横。
平原草枯矣,重阳后,黄叶树骚骚。
记玉勒青丝,落花时节,曾逢拾翠,忽听吹箫。
今来是、烧痕残碧尽,霜影乱红凋。
何事添凄咽?但由他、天公簸弄,莫教磨涅。
失意每多如意少,终古几人称屈。
须知道、福因才折。
此恨何时已。
滴空阶、寒更雨歇,葬花天气。
三载悠悠魂梦杳,是梦久应醒矣。
谁复留君住?叹人生、几翻离合,便成迟暮。
最忆西窗同剪烛,却话家山夜雨。
不道只、暂时相聚。
白衣裳凭朱栏立,凉月趖西。
点鬓霜微,岁晏知君归不归。
残更目断传书雁,尺素还稀。
那能寂寞芳菲节,欲话生平。
夜已三更。
一阕悲歌泪暗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