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倾晖速短炬,走海无停川。


冀餐圆丘草,欲以还颓年。


此事不可得,微生若浮烟。

尔从咸阳来,问我何劳苦。


沐猴而冠不足言,身骑土牛滞东鲁。



沈弟欲行凝弟留,孤飞一雁秦云秋。

胜绝惊身老,情忘发兴奇。


座从歌妓密,乐任主人为。


重碧拈春酒,轻红擘荔枝。

曾城有高楼,制古丹雘存。


迢迢百馀尺,豁达开四门。


虽有车马客,而无人世喧。

万里流沙道,西征过北门。


但添新战骨,不返旧征魂。


楼角临风迥,城阴带水昏。

身入青云无见日,手栽红树又逢春。


唯留花向楼前著,故故抛愁与后人。

潇洒城东楼,绕楼多修竹。


森然一万竿,白粉封青玉。


卷帘睡初觉,欹枕看未足。

脉脉复脉脉,东楼无宿客。


城闇云雾多,峡深田地窄。


宵灯尚留燄,晨禽初展翮。

山束邑居窄,峡牵气候偏。


林峦少平地,雾雨多阴天。


隐隐煮盐火,漠漠烧畬烟。

鳏茕心所念,简牍手自操。


何言符竹贵,未免州县劳。


赖是馀杭郡,台榭绕官曹。

东楼胜事我偏知,气象多随昏旦移。


湖卷衣裳白重叠,山张屏障绿参差。


海仙楼塔晴方出,江女笙箫夜始吹。

不厌东南望,江楼对海门。


风涛生有信,天水合无痕。


鹢带云帆动,鸥和雪浪翻。

莫辞数数醉东楼,除醉无因破得愁。


唯有绿樽红烛下,暂时不似在忠州。

天涯深峡无人地,岁暮穷阴欲夜天。


不向东楼时一醉,如何拟过二三年。

每看阙下丹青树,不忘天边锦绣林。


西掖垣中今日眼,南宾楼上去年心。


花含春意无分别,物感人情有浅深。

游豫恩同万国欢,新年佳节候初还。


华灯烁烁春风里,黄伞亭亭瑞雾间。


可爱清光澄夜色,遥知喜气动天颜。

山容水态使君知,楼上从容万状移。


日映文章霞细丽,风驱鳞甲浪参差。


鼓催潮户凌晨击,笛赛婆官彻夜吹。

汉皇勤远略,晚节相千秋。


不足中原地,犹思一战收。


圣朝方北顾,斜日倚东楼。

都城碍飞鸟,军幕卧貔貅。


紫葚知蚕老,黄云见麦秋。


接天双阙起,伏地九河流。

真皇多庙胜,仁祖用功深。


卜宅迁九鼎,破胡藏万金。


百年休战士,当日纵前禽。

日著阑干角,风吹濯浣衣。


喜同王季哲,更得谢玄晖。


清兴俱不浅,长吟无用归。

独上秋城望,高楼出晓烟。


西风漳邺水,旭日鲁邹天。


过客荒无馆,供官薄有田。

日上高城柳影齐,风轩临水看莺啼。


初来木杪鸣相应,稍入花间听却迷。


芳草自深句践国,行人犹隔御儿溪。

一上高城万里愁,蒹葭杨柳似汀洲。

溪云初起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

鸟下绿芜秦苑夕,蝉鸣黄叶汉宫秋。

汾阳旧宅今为寺,犹有当时歌舞楼。


四十年来车马绝,古槐深巷暮蝉愁。

宾主俱欢醉,高楼迥倚空。


形忘羁检外,酒散笑谈中。


晚市烟初白,秋园叶半红。

逼仄人间世,思从造物游。


君方倚西阁,吾亦上东楼。


挹彼千峰秀,森然万象秋。

秋尽江南访隐沦,江南风物总宜人。


洞庭橘缀山头锦,笠泽鱼抛水面银。

南风送花雨,携客上东楼。


迟景兹多暇,微凉兼似秋。


云空吴望阔,草绿楚骚留。

南国有佳人,轻盈绿腰舞。


华筵九秋暮,飞袂拂云雨。


翩如兰苕翠,婉如游龙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