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酂侯常以俭为师,僻地依然草满蹊。


却指旧池曾浴凤,更攀乔树忆栖鸡。


清泉恶石皆吾有,樽酒囊书得自携。

丞相祠前竹满墀,亭亭风节在孙枝。
讵知雪压霜披后,如见龙游凤翥时。
万壑秋声传瑟瑟,两溪晴绿浸离离。

春梦撩天笔一枝,梦中伤骨醒难支。


今年烧梦先烧笔,检点青天白昼诗。

赤帝收三杰,黄轩举二臣。


由来丞相重,分掌国之钧。


我有握中璧,双飞席上珍。

石阙苔荒一径深,悲秋怀古此登临。


九州难画华夷限,万死思回天地心。


南客旅愁观海大,东山云气压城阴。

夜半元旌出岭东,文山曾此拜双忠。


百年胡运氛何恶?


一旅王师气尚雄。


沧海梦寒天水碧,沁园歌断夕阳红。

申甫生周日,宣慈举舜年。
何如偶昌运,比德迈前贤。
宠获元良密,荣瞻端揆迁。
乐贤闻往诰,褒德偶兹辰。
端揆升元老,师谋择累仁。
紫庭崇让毕,粉署礼容陈。
审官思共理,多士属惟唐。
历选台庭旧,来熙帝业昌。
入朝师百辟,论道协三光。

昼卧玉堂上,微风举轻纨。


铜瓶下碧井,百尺鸣飞澜。


俯仰清梦馀,爱此一掬寒。

青山欲共高人语,联翩万马来无数。


烟雨却低回,望来终不来。



人言头上发,总向愁中白。

翠浪吞平野。


挽天河、谁来照影,卧龙山下。


烟雨偏宜晴更好,约略西施未嫁。

说与西湖客,观水更观山。


淡妆浓抹西子,唤起一时观。


种柳人今天上,对酒歌翻《水调》,醉墨卷秋澜。

江头父老,说新来朝野。


都道今年太平也。


见朱颜绿鬓,玉带金鱼,相公是,旧日中朝司马。

倾国无媒,入宫见妒,古来颦损蛾眉。


看公如月,光彩众星稀。


袖手高山流水,听群蛙、鼓吹荒池。

急管哀弦,长歌慢舞,连娟十样宫眉。


不堪红紫,风雨晓来稀。


惟有杨花飞絮,依旧是、萍满方池。

望飞来、半空鸥鹭。


须臾动地鼙鼓。


截江组练驱山去,鏖战未收貔虎。

独立苍茫醉不归。


日暮天寒,归去来兮。


探梅踏雪几何时。

所思竟何在,怅望深荆门。


举世无相识,终身思旧恩。


方将与农圃,艺植老丘园。

先生道心平如砥,秋毫忿欲何曾起。


漫将周易著床头,本不洗心那洗耳。


先生国论如砥平,三朝倚之作权衡。

汉终四百天所命,老贼方持太阿柄。


区区梁益岂足支,不忍安坐观异姓。


遗民亦知王室在,闰位那干天统正。

冀北当年浩莫分,斯人一顾每空群。


国家科第与风汉,天下英雄惟使君。


后进何人知大老,横流无地寄斯文。

连章相府辞荣宠,拥旆名都出镇临。


年少已推能宰社,乡人终不见挥金。


长蛟息浪归帆稳,乔木生烟蔽日深。

南国邻乡邑,东都并隽游。


赐袍联唱第,命相见封侯。


念昔趋黄閤,相看笑白头。

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


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。


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

从禽非吾乐,不好云梦田。


岁暮登城望,偏令相思悬。


公卿有几几,车骑何翩翩。

放溜下松滋,登舟命楫师。


讵忘经济日,不惮冱寒时。


洗帻岂独古,濯缨良在兹。

望秩宣王命,斋心待漏行。


青衿列胄子,从事有参卿。


五马寻归路,双林指化城。

蓟门天北畔,铜柱日南端。


出守声弥远,投荒法未宽。


侧身聊倚望,携手莫同欢。

共理分荆国,招贤愧不材。


召南风更阐,丞相阁还开。


觏止欣眉睫,沈沦拔草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