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独步人何在,嵩阳有故楼。


岁寒问耆旧,行县拥诸侯。


林莽北弥望,沮漳东会流。

迎气当春至,承恩喜雪来。


润从河汉下,花逼艳阳开。


不睹丰年瑞,焉知燮理才。

湘之山兮幽幽,湘之水兮舒舒,我来兮桂之阳。
春聿云莫兮,上下绿净而交如。


鸟鸣兮花乾,彼湘之人士兮咏游而鱼鱼。

相国来临处士家,山间草木也光华。


高轩行李能过李,小队寻花到浣花。


留赠新诗光夺月,端令老子气成霞。

镇蜀双清献,回天再子明。


何曾动声色,一笑付权衡。


临绝缘忧国,平生不近名。

茝兰圃兮沼芙蕖,有美君子兮何斯其燕居。
孚尹兮袖间,升白虹兮斗之虚。


章甫兮深衣,御风骑气而天游兮,与造化而为徒。

君不见沉香亭北专东风,谪仙作颂天无功。
君不见君王殿后春第一,领袖众芳捧尧日。


此花司春转化钧,一风一雨万物春。

风林露圃天欲霜,柿红栗紫橘弄黄。


老夫忍馋不忍尝,丁宁笾人莫取将。


朝来栗姬羽化去,逋其木奴三百户。

素娥大作中秋节,一夜广寒桂花发。


天风吹堕绿野堂,夜半瑶阶丈深雪。


梅仙不知天尚秋,只惊香雪点搔头。

买山艺花竹,长恐落人后。


不见竹林人,山王非俎豆。


市门能几许,掉臂日奔凑。

曲江与临武,彼此昔相望。


一岭大如砺,谁云隔寻丈。


离合非人力,此事要天相。

谪仙几代孙,今日临贺丞。


风月三千首,吾子岂未能。


长把修月斧,细雕玉壶冰。

老拙谁肯伴,束书自相随。


此外无长物,犹有一鸱夷。


小醉即孤咏,自遣不要奇。

我本南溪老,手弄溪中云。


诵诗爱招隐,读骚续湘君。


忽捧公府檄,遂远先人坟。

平叔曾过魏秀才,何如老子致元台。


苍松翠竹青苔径,也不传呼宰相来。

侧厘一幅落云烟,意豁神倾叹两贤。


从古将门长出将,眼看小阮勒燕然。

虞丞相与赵将军,同策江淮第一勋。


大羽进贤今寂寞,凌烟颂里感风云。

柏府公峨豸,荆溪我把麾。


闻风无半面,折简两相知。


偕掾胶投漆,分襟云与泥。

孝庙深知己,今皇正宰官。


一言能定国,二圣得重欢。


立节山相似,容人海未宽。

家谱忠仍孝,词林博更宏。


牧羝无是子,雏凤有难兄。


谁谓身非达,其如道不行。

乾道扶初旭,中台焕五云。


才登右丞相,已拜大观文。


胡不迟期月,看渠集茂勋。

一老堂堂日,诸贤得得来。


但令元气壮,患不塞尘开。


名大天难著,人亡首忍回。

保奭方为左,希文自请西。


不劳三尺剑,已办一丸泥。


已矣归黄壤,伤哉梦白鸡。

负荷偏宜重,经纶别有源。


雪山真将相,赤壁再乾坤。


奄忽人千古,凄凉月一痕。

张丞相苍者,阳武人也。
好书律历。
秦时为御史,主柱下方书。

陈丞相平者,阳武户牖乡人也。
少时家贫,好读书,有田三十亩,独与兄伯居。
伯常耕田,纵平使游学。

星拆台衡地,斯文去矣休。


湖光与天远,屈注沧江流。

绕郭青峰睥睨屯,入城流水縠文翻。


楼成始觉江山胜,人去方知德业尊。


坐久浮云霾后岭,酒醒飞雪变前村。

丞相风流直至今,朱栏仍对旧山林。


奔驰轩冕终何有,跌宕图书意最深。


松绕城头风瑟缩,江浮山外气阴森。

南迁头已白,北返病初加。


君意知无罪,天心许到家。


同朝曾忝旧,握手一长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