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既老心愈空,新凉体差健。


登山每嗔扶,对案亦强饭。


平生百事懒,惟酒不待劝。

早岁传闻月旦评,殿门邂逅眼偏明。


当时一坐推谈止,今日丛林见话行。


老卧烟村身偶在,夜开蠹纸泪如倾。

流落逢明主,恩光集晚途。


题名惊手战,拜阁藉人扶。


枉辱三华组,终归一腐儒。

乞得残骸久,天涯一秃翁。


瓢分春瓮绿,甑绝太仓红。


短褐便冬暖,长歌乐岁丰。

棋废机心息,书捐美睡多。


客来时淡话,酒后亦高歌。


甚欲江湖去,无如老病何。

气候今年晚,浓霜始此回。


残梧未全槁,晚菊有初开。


乌桕先枫赤,寒鸦后雁来。

吾州唐子他州无,闭户偏读家藏书。


志气颇闻已山立,神仙固自多楼居。


终日坐忘对燕几,有时出游骑蹇驴。

逸足皆先路,穷郊独向隅。


顽童逃广柳,羸马卧平芜。


黄卷嗟谁问,朱弦偶自娱。

箭下妖星落,风前杀气回。


国香荀令去,楼月庾公来。


玉玺终无虑,金縢意不开。

王俭风华首,萧何社稷臣。


丹阳布衣客,莲渚白头人。


铭勒燕山暮,碑沈汉水春。

翰林平日接群公,文酒相欢慰病翁。


白首归田徒有约,黄扉论道愧无功。


攀髯路断三山远,忧国心危百箭攻。

腊雪一尺厚,云冻寒顽痴。


孤城大泽畔,人疏烟火微。


愤悱欲谁语,忧愠不能持。

天外巴子国,山头白帝城。


波清蜀柹尽,云散楚台倾。


迅濑下哮吼,两岸势争衡。

水禽渡残月,飞雨洒高城。


华堂对嘉树,帘庑含晓清。


拂镜整危冠,振衣步前楹。

久辞龙阙拥红旗,喜见天颜拜赤墀。


三省英寮非旧侣,万年芳树长新枝。


交朋接武居仙院,幕客追风入凤池。

谭笑在岩廊,人人尽所长。


仪形见山立,文字动星光。


日运丹青笔,时看赤白囊。

君书问风俗,此地接炎州。


淫祀多青鬼,居人少白头。


旅情偏在夜,乡思岂唯秋。

两掖仪台峻,珍丛应序黄。


积分回令节,伏槛赏幽芳。


昧谷重延律,仙州剩借霜。

惨惨高槐落,凄凄馀菊寒。


粉墙多记墨,聊为拂尘看。

未勘银台契,先排浴殿关。
沃心因特召,承旨绝常班。


飐闪才人袖,呕鸦软举鐶.宫花低作帐,云从积成山。

忽忽余年往,茫茫不自知。


殷勤照清浅,邂逅见衰迟。


辅世无贤业,容身有圣时。

夜开金钥诏辞臣,对御抽毫草帝纶。


须信朝家重儒术,一时同榜用三人。

投老翻为世网婴,低徊终恐负平生。


何时白土冈头路,渡水穿云取次行。

喜闻三径被恩书,五马来歌塞里闾。

天上日清消螮蝀,海滨风静复爰居。

龟逢衔骨方为鹘,兰不当门亦见锄。

辞满岂多秩,谢病不待年。


偶与张邴合,久欲还东山。


圣灵昔回眷,微尚不及宣。

在昔先师,任诚师天。


刻意岂高,江海非闲。


守道顺性,乐兹丘园。

凄凄离人,惋乖悼己。


企伫好音,倾渴行李。


矧乃良朋,贻我琼玘。

契阔北京,劬劳西郢。


守官末局,年月已永。


孰是疲劣,逢此多□。

嗟兹飘转,随流如萍。


台岳崇观,僚士惟明。


璅璅下路,从公于征。

中予备列,子赞时庸。


偕直东署,密勿游从。


彼美显价,煌煌逸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