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故国无归处,官闲忆远游。


吴僧秣陵寺,楚客洞庭舟。


久病先知雨,长贫早觉秋。

十载观潮坐江阁,北来三见塞鸿归。


愁颜尽是封疆色,短发频惊心事违。


沧海涛生珠竞泛,蓝田烟敛玉双飞。

雨混烟迷,听萧萧、声填空阔。
湘帘不上银钩,恨寥落、一秋佳节。
云外天香,黯黯把、蟾光顿灭。

满月悬珠,轻云飘绮,苍山烟树横秋。
向空中楼阁,高揭帘钩。
臂湿夜深玉露,笑声欢、人醉金瓯。

洞庭波冷,望冰轮初转,沧海沈沈。
万顷孤光云阵卷,长笛吹破层阴。
汹涌三江,银涛无际,遥带五湖深。

河汉下平野,香雾卷西风。
倚空千嶂横起,银阙正当中。
常恨年年此夜,醉倒歌呼谁和,何事偶君同。

天光如水,月光如镜,一片清辉皎洁。
吹来何处桂花香,恰今日、平分秋色。


芭蕉叶老,梧桐叶落,老健春寒秋热。

寒烟罥树,凉风吹面,云外尖峰屏列。
相期不负雨中游,恍若是、山阴冒雪。


危栏倚袖,遥天极目,一片秋光清绝。

云净月如洗,风露湛青天。
不知今夕何夕,陈事忆当年。
多少销魂滋味,多少飘萍踪迹,顿觉此心寒。

玉剪燕归秋社,木犀香浸云屏。
连阴初霁月华清。
恼煞碧天风劲。

楼外秋寒知不知。
看看又到菊花时。
半窗白日影如驰。

坡公渡海夸罗浮,凉天佳月皆中秋。
铁桥石柱我未到,黄湾胥口先句留。


今夕何夕正三五,晴光如此胡不游。

晚来轻拂,游云尽卷,霁色寒相射。
银潢半掩,秋毫欲数,分明不夜。
玉琯传声,羽衣催舞,此欢难借。

一点冰蟾,便做出、十分秋色,光满处、家家愁幂,一时都揭。
世上难逢干净土,天心终见重轮月。
叹桑田沧海亦何常,圆还缺。

客散高斋晚,东园景象偏。


晴明犹有蝶,凉冷渐无蝉。


藤折霜来子,蜗行雨后涎。

林下无拘束,闲行放性灵。


好时开药灶,高处置琴亭。


更撰居山记,唯寻相鹤经。

菊地才通履,茶房不垒阶。


凭医看蜀药,寄信觅吴鞋。


尽得仙家法,多随道客斋。

每忆旧山居,新教上墨图。


晚花回地种,好酒问人沽。


夜后开朝簿,申前发省符。

醉倚斑藤杖,闲眠瘿木床。


案头行气诀,炉里降真香。


尚俭经营少,居闲意思长。

自知清静好,不要问时豪。


就石安琴枕,穿松压酒槽。


山晴因月甚,诗语入秋高。

闲来松菊地,未省有埃尘。


直去多将药,朝回不访人。


见僧收酒器,迎客换纱巾。

有地唯栽竹,无池亦养鹅。


学书求墨迹,酿酒爱朝和。


古镜铭文浅,神方谜语多。

选得闲坊住,秋来草树肥。


风前卷筒簟,雨里脱荷衣。


野客留方去,山童取药归。

闲堂新扫洒,称是早秋天。


书客多呈帖,琴僧与合弦。


莎台乘晚上,竹院就凉眠。

雨匀紫菊丛丛色,风弄红蕉叶叶声。


北畔是山南畔海,祗堪图画不堪行。

四海无寸土,一生惟苦吟。


虚垂异乡泪,不滴别人心。


雨色凋湘树,滩声下塞禽。

桂花浮玉,正月满天街,夜凉如洗。
风泛须眉并骨寒,人在水晶宫里。
蛟龙偃蹇,观阙嵯峨,缥缈笙歌沸。

青烟幂处,碧海飞金镜。
永夜闲阶卧桂影。
露凉时,零乱多少寒螀,神京远,惟有蓝桥路近。

秋风吹空雁旁午,长天无云月呈露。


为须通晓照清樽,莫遣中宵生薄雾。

林霏散浮暝,河汉空云,都缘水国秋清。
绿房一夜迎向晓,海影飞落寒冰。
蓬莱在何处,但危峰缥缈,玉籁无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