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柳外双旌斜照日,匆匆去意难留。
大江旁畔老诸侯。
举觞仍气概,觅句更风流。

锦水生憎丝管俗,幽斋来听鼓琴。
渔舟唱出晚风清。
沧浪含画意,尘世涤凡襟。
十二琴斋余雅韵,道人书画风流。
白头来访赤松游。
林泉真隐逸,茗阁小勾留。

夜饮东坡醒复醉,归来仿佛三更。
家童鼻息已雷鸣,敲门都不应,倚杖听江声。

长恨此身非我有,何时忘却营营?夜阑风静縠纹平,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

一别都门三改火,天涯踏尽红尘。



依然一笑作春温。



无波真古井,有节是秋筠。

昨夜渡江何处宿,望中疑是秦淮。


月明谁起笛中哀。


多情王谢女,相逐过江来。

谁道东阳都瘦损,凝然点漆精神。


瑶林终自隔风尘。


试看披鹤氅,仍是谪仙人。

冬夜夜寒冰合井,画堂明月侵帏。


青缸明灭照悲啼。


青釭挑欲尽,粉泪裛还垂。

樽酒何人怀李白,草堂遥指江东。


珠帘十里卷香风。


花开花谢,离恨几千重。

忘却成都来十载,因君未免思量。


凭将清泪洒江阳。


故山知好在,孤客自悲凉。

诗句端来磨我钝,钝锥不解生铓。


欢颜为我解冰霜。


酒阑清梦觉,春草满池塘。

九十日春都过了,贪忙何处追游。


三分春色一分愁。


雨翻榆荚阵,风转柳花毬。

九十日春都过了,贪忙何处追游。


三分春色一分愁。


雨翻榆荚阵,风转柳花毬。

我劝髯张归去好,从来自己忘情。


尘心消尽道心平。


江南与塞北,何处不堪行。

多病休文都瘦损,不堪金带垂腰。


望湖楼上暗香飘。


和风春弄袖,明月夜闻箫。

细马远驮双侍女,青巾玉带红靴。


溪山好处便为家。


谁知巴峡路,却见洛城花。

自古相从休务日,何妨低唱微吟。


天垂云重作春阴。


坐中人半醉,帘外雪将深。

四大从来都遍满,此间风水何疑。


故应为我发新诗。


幽花香涧谷,寒藻舞沦漪。

洞庭白波木叶稀,燕鸿始入吴云飞。


吴云寒,燕鸿苦,风号沙宿潇湘浦。



节士悲秋泪如雨,白日当天心。

庭院深深深几许?云窗雾阁常扃。
柳梢梅萼渐分明。
春归秣陵树,人老建康城。

庭院深深深几许,云窗雾阁春迟,为谁憔悴损芳姿。


夜来清梦好,应是发南枝。



玉瘦檀轻无限恨,南楼羌管休吹。

飞絮飞花何处是,层冰积雪摧残,疏疏一树五更寒。


爱他明月好,憔悴也相关。



最是繁丝摇落后,转教人忆春山。

独客单衾谁念我,晓来凉雨飕飕。


缄书欲寄又还休,个浓憔悴,禁得更添愁。



曾记年年三月病,而今病向深秋。

雨打风吹都似此,将军一去谁怜。


画图曾见绿阴圆,旧时遗镞地,今日种瓜田。



系马南枝犹在否,萧萧欲下长川。

长记碧纱窗外语,秋风吹送归鸦。


片帆从此寄尺涯。


一灯新睡觉,思梦月初斜。

绿叶成阴春尽也,守宫偏护星星。


留将颜色慰多情。


分明千点泪,贮作玉壶冰。

霜冷离鸿惊失伴,有人同病相怜。


拟凭尺素寄愁边,愁多书屡易,双泪落灯前。



莫对月明思往事,也知消减年年。

昨夜个人曾有约,严城玉漏三更。


一钩新月几疏星。


夜阑犹未寝,人静鼠窥灯。

点滴芭蕉心欲碎,声声催忆当初。


欲眠还展旧时书。


鸳鸯小字,犹记手生疏。

丝雨如尘云著水,嫣香碎拾吴宫。


百花冷暖避东风,酷怜娇易散,燕子学偎红。



人说病宜随月减,恹恹却与春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