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禁脔去东床,趋庭赴北堂。


风波空远涉,琴瑟几虚张。


渥水出骐骥,昆山生凤皇。

吾家青萍剑,操割有馀闲。


往来纠二邑,此去何时还。


鞍马月桥南,光辉岐路间。

主簿能经济,中年未乞身。


西溪看卜筑,知是宴眠人。

百世高公绰,千金谢鲁连。


胸中无雅度,胜事竟谁传。

泣罪天应见,坑降地不知。


自然殃庆至,天道不须疑。

地跨江闽秀气兼,玉成界尺直方廉。


西曹久处习凿齿,高士谁知孙子严。


我愧元城题品重,君能楚些笔锋铦。

闺庭兰玉照乡闾,自昔虽贫乐有馀。


岂独家人在中馈,却因《麟趾》识《关雎》。


云軿忽已归仙府,乔木依然拥旧庐。

云间朱袖拂云和,知是长松挂女萝。

髻重不嫌黄菊满,手香新喜绿橙搓。

墨翻衫袖吾方醉,纸落云烟子患多。

道傍垂白定沾巾,正似当年绿发新。


故国依然乔木在,典刑复见老成人。

白马津头春水来,白鱼犹喜似江淮。


使君已复冰堂酒,更望重新画舫斋。

出处年来恨不齐,一樽临水记分携。


江湖咫尺吾将老,汝颍东流子却西。

凤雏骥子日相高,白发苍颜笑我曹。


读遍牙签三万轴,却来小邑试牛刀。

瘦竹如幽人,幽花如处女。


低昂枝上雀,摇荡花间雨。


双翎决将起,众叶纷自举。

论画以形似,见与儿童邻。


赋诗必此诗,定非知诗人。


诗画本一律,天工与清新。

美哉水,洋洋乎,我怀先生,送之子于城隅。


洋洋乎,美哉水,我送之子,至于新渡。



念彼嵩雒,眷焉西顾,之子于迈,至于白马。

雀鷇含淳音,竹萌抱静节。


诵我先君诗,肝肺为澄澈。



犹如鸣鹤和,未作获麟绝。

今日复何日,高槐布初阴。


良辰非虚名,清和盈我襟。



孺子卷书坐,诵诗如鼓琴。

海南无冬夏,安知岁将穷。


时时小摇落,荣悴俯仰中。



上天信包荒,佳植无由丰。

青衫半作霜叶枯,遇民如儿吏如奴。


吏民莫作官长看,我是识字耕田夫。



妻啼儿号刺史怒,时有野人来挽须。

沧江溯流归,白璧见秋月。

秋月照白璧,皓如山阴雪。

幽人停宵征,贾客忘早发。

敬亭一回首,目尽天南端。


仙者五六人,常闻此游盘。


溪流琴高水,石耸麻姑坛。

海鸟知天风,窜身鲁门东。


临觞不能饮,矫翼思凌空。


钟鼓不为乐,烟霜谁与同。

溪回沙浅,红杏都开遍。
鸂鶒不知春水暖,犹傍垂杨春岸。

片帆千里轻船,行人想见欹眠。

藜杖侵寒露,蓬门启曙烟。


力稀经树歇,老困拨书眠。


秋觉追随尽,来因孝友偏。

分手开元末,连年绝尺书。


江山且相见,戎马未安居。


剑外官人冷,关中驿骑疏。

秋水通沟洫,城隅进小船。


晚凉看洗马,森木乱鸣蝉。


菱熟经时雨,蒲荒八月天。

刘兄文高行孤立,十五年前名翕习。
是时相遇在符离,我年二十君三十。


得意忘年心迹亲,寓居同县日知闻。

认得春风先到处,西园南面水东头。


柳初变后条犹重,花未开时枝已稠。


闇助醉欢寻绿酒,潜添睡兴著红楼。

新年三五东林夕,星汉迢迢钟梵迟。


花县当君行乐夜,松房是我坐禅时。


忽看月满还相忆,始叹春来自不知。

汉主离宫接露台,秦川一半夕阳开。


青山尽是朱旗绕,碧涧翻从玉殿来。


新丰树里行人度,小苑城边猎骑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