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竹林文章伯,国士无与双。


比来少制作,非以弱故降。


景阳机中锦,犹衣被丘江。

廖侯劝我酒,此亦雅所爱。


中年刚制之,常惧作灾怪。


连台盘拗倒,故人不相贷。

平生思故人,江汉不解渴。


谁言放逐地,烧烛饮至跋。


忧予先狗马,劝以爱肤发。

将发沔鄂间,尽醉竹林酒。


二三石友辈,未肯弃老朽。


借问坐客谁,卢溪紫髯叟。

肌肤冰雪薰沉水,百草千花莫比芳。


露湿何郎试汤饼,日烘荀令炷炉香。


风流彻骨成春酒,梦寐宜人入枕囊。

主簿朝衣如败荷,高怀千尺上松萝。


旅人争席方归去,秋水黏天不自多。


学到会时忘粲可,诗留别后见羊何。

斯文当两都,江夏世无双。


叔度初不言,汉庭望风降。


中间眇人物,潜伏老崆谾。

人间卿相何足道,胸次诗书要不忘。


男儿邂逅起屠钓,何如林下日月长。

两祖门中种阴德,名塞四海世有人。


诸儿莫断诗书种,解有无双耸搢绅。

善吟闺怨断人肠,二妙风流不可当。


傅粉未归啼玉箸,吹笙无伴涩银篁。


睡添乡梦客床冷,瘦尽腰围衣带长。

杨柳青青春向分,遥知河曲万夫屯。


侵星部曲随金鼓,带月旌旗宿渚亹。


畚插如云声汹汹,风埃成雾气昏昏。

花发社公雨,阴寒殊未开。


初闻燕子语,似报玉人来。


遮眼便书册,挑聋欺酒杯。

我与文雄别,胡然邑吏归。


贤人安下位,鸷鸟欲卑飞。


激节轻华冕,移官徇彩衣。

迥风度雨渭城西,细草新花踏作泥。


秦女峰头雪未尽,胡公阪上日初低。


愁窥白发羞微禄,悔别青山忆旧溪。

归去不得意,北京关路赊。
却投晋山老,愁见汾阳花。


翻作灞陵客,怜君丞相家。

东去长安万里馀,故人何惜一行书。


玉关西望堪肠断,况复明朝是岁除。

常爱夏阳县,往年曾再过。


县中饶白鸟,郭外是黄河。


地近行程少,家贫酒债多。

要知诗客参江西,政似禅客参曹溪。


不到南华与修水,于何传法更传衣。


吾家亲党子罗子,只今四海习凿齿。

谢家青山李家据,王家青山当家住。


上头新作读书堂,牙签玉轴古锦囊。


万夫攘臂侬掉臂,万事无味书有味。

庐陵山水说西昌,天遣金华印此邦。


诗本道他将取去,如何遗下一澄江。

君家人物已数世,后有秘丞前给事。


近来复见乡先生,武冈使君五经笥。


君才自是一世英,珠玉照乘仍连城。

陆机二十作文赋,刘群二十诣太常。
桃花浪险阿香怒,点破龙额归西江。


平津六十策第一,刘君五十赐袍笏。

印孙三子十一孙,六人擢桂两特恩。
惟君有子又擢桂,父子仇香仍一门。


君今初泛洞庭柂,湖水黏天天更大。

西昌主簿如禅僧,日餐秋菊嚼春冰。


西昌官舍如佛屋,一物也无唯有竹。


俸钱三月不曾支,竹阴过午未晨炊。

范家尚有釜生鱼,张家无鱼釜也无。


屠沽儿亦莫笑渠,渠有至富汝不如。


一翁冻吟拥竹炉,诸郎映雪夜读书。

梅子青青荔未丹,葵丘缩戍便之官。


莫言屋矮位卑甚,早晚高人振羽翰。

六馆名流王季山,十年风雨短檠寒。


不曾文字饶群子,勉为庭闱就一官。


伯也腾身紫极上,叔兮着眼白云端。

柴门草径尽莓苔,不放黄尘俗子来。


诗客清晨冲雨入,梅花一夜为君开。


飘萧落叶残灯火,陆续清谈浊酒杯。

兰溪倾盖杏风残,桂岭离裾菊露寒。


听子新诗过夜半,吹侬秋思入云端。


往吟平地千苍玉,还忆孤舟一钓竿。

忆昔相从夜诵时,子垂两髧我初髭。


梧桐叶落犹无睡,桃李春归总不知。


我已悬车老岩壑,子方敛板走阶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