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早岁寡欢意,衰年仍病缠。


客居逢九日,斗酒破千钱。


萸菊惊秋晚,儿孙慰目前。

始贺火流西,还嗟斗斜闰。


馀暑犹强颜,新凉颇难进。


燥刚渴欲坼,焦卷秃如烬。

甲光射曾云,雨脚不敢到。


西山明古雪,秋日一竿照。


先偏井络密,后拒参旗掉。

双旌暮卷小舂容,画栋云生笑语中。


但觉山光侵酒绿,不知日脚染溪红。


控临缥缈疑无地,指点虚无欲驭风。

珠履参陪北海觞,仍邀拥节旧中郎。


碧城香雾连天暝,黄叶霜风卷地凉。


佳节转头论聚散,清波从古阅兴亡。

家山随处可行楸,荷锸携壶似醉刘。

纵有千年铁门限,终须一个土馒头。

三轮世界犹灰劫,四大形骸强首丘。

谁勒馀寒不放回,春深犹暖地炉灰。


乡心忽向灯前动,夜雨先从竹里来。


鶗鴂已如莺百啭,酴醾那复雪千堆。

年年佳节歌式微,秋浦片帆还欲飞。


万里蜀魂思远道,九歌楚调送将归。


杯中山影分秋色,木末江光借夕晖。

黄昏檐溜垂瀑,清晓屐声满门。


湖光万顷何似,小沼先吹縠纹。

夜霰三更碎瓦,昼冥一阵翻盆。


赖是梅花已过,不然皴玉谁温。

万里汉家使,双节照清秋。
旧京行遍,中夜呼禹济黄流。
寥落桑榆西北,无限太行紫翠,相伴过芦沟。

菊坡长恨隔横塘,城郭山林自不双。


放棹松江花已远,涛江之外更鄞江。

斯民邹鲁更丰年,雅道凄凉见此贤。


万陇登禾新霁色,千村鸣柝旧寒烟。


锵金绝世诗情妙,倚剑凌空隶墨鲜。

檐前白日应可惜,篱下黄花为谁有。


行子迎霜未授衣,主人得钱始沽酒。


苏秦憔悴人多厌,蔡泽栖迟世看丑。

百结愁肠郁不开,此生惆怅异乡来。


思亲堂上茱初插,忆妹窗前句乍裁。


对菊难逢元亮酒,登楼愧乏仲宣才。

乾坤俯仰,贤愚醉醒,今古兴亡。
剑花寒,夜坐归心壮,又是他乡。
九日明朝酒香,一年好景橙黄。

对青山强整乌纱。
归雁横秋,倦客思家。
翠袖殷勤,金杯错落,玉手琵琶。

安隐轻节序,艰难惜欢娱。


先生守苜蓿,朝士夸茱萸。


前年邓州城,风雨倾客居。

黄花不负秋,与秋作光辉。


夜霜犹作恶,朝日为解围。


今晨岂重九,节意入幽菲。

自得休心法,悠然不赋诗。


忽逢重九日,无奈菊花枝。

风雨吴江冷,云天故国赊。


扶头呼白酒,揩眼认黄花。


客梦蛩声歇,边心雁字斜。

露白菊氛氲,西楼盛袭文。


玉筵秋令节,金钺汉元勋。


说剑风生座,抽琴鹤绕云。

碧霄孤鹤发清音,上宰因添望阙心。


睥睨三层连步障,茱萸一朵映华簪。


红霞似绮河如带,白露团珠菊散金。

把菊叹将老,上楼悲未还。


短长新白发,重叠旧青山。


霜气清衿袖,琴声引醉颜。

琼尊犹有菊,可以献留侯。


愿比三花秀,非同百卉秋。


金英分蕊细,玉露结房稠。

玉壶倾菊酒,一顾得淹留。


彩笔徵枚叟,花筵舞莫愁。


管弦能驻景,松桂不停秋。

洛浦想江津,悲欢共此辰。


采花湖岸菊,望国旧楼人。


雁别声偏苦,松寒色转新。

一月他乡,一天离绪,一秋好景重阳。
问题糕落帽,何处堪伤。
多事六朝金粉,还留下、千古凄凉。

风驱急雨洒高城,云压轻雷殷地声。


雨过不知龙去处,一池草色万蛙鸣。

杪秋天气佳,九日更可喜。


众人竞登山,而我独泛水。


江明野色来,风淡汲鳞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