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单于寇我垒,百里风尘昏。


雄剑四五动,彼军为我奔。


虏其名王归,系颈授辕门。

驱马天雨雪,军行入高山。


径危抱寒石,指落曾冰间。


已去汉月远,何时筑城还。

迢迢万馀里,领我赴三军。


军中异苦乐,主将宁尽闻。


隔河见胡骑,倏忽数百群。

送徒既有长,远戍亦有身。


生死向前去,不劳吏怒嗔。


路逢相识人,附书与六亲。

磨刀呜咽水,水赤刃伤手。


欲轻肠断声,心绪乱已久。


丈夫誓许国,愤惋复何有。

出门日已远,不受徒旅欺。


骨肉恩岂断,男儿死无时。


走马脱辔头,手中挑青丝。

戚戚去故里,悠悠赴交河。


公家有程期,亡命婴祸罗。


君已富土境,开边一何多。

熟知茅斋绝低小,江上燕子故来频。


衔泥点污琴书内,更接飞虫打著人。

糁径杨花铺白毡,点溪荷叶叠青钱。


笋根雉子无人见,沙上凫雏傍母眠。

肠断春江欲尽头,杖藜徐步立芳洲。


颠狂柳絮随风去,轻薄桃花逐水流。

眼见客愁愁不醒,无赖春色到江亭。


即遣花开深造次,便觉莺语太丁宁。

舍西柔桑叶可拈,江畔细麦复纤纤。


人生几何春已夏,不放香醪如蜜甜。

二月已破三月来,渐老逢春能几回。


莫思身外无穷事,且尽生前有限杯。

手种桃李非无主,野老墙低还似家。


恰似春风相欺得,夜来吹折数枝花。

设道春来好,狂风大放颠。


吹花随水去,翻却钓鱼船。

水槛温江口,茅堂石笋西。


移船先主庙,洗药浣沙溪。

闻道巴山里,春船正好行。


都将百年兴,一望九江城。

小硙落雪花,修绠汲牛乳。


幽人作茶供,爽气生眉宇。


年来不把酒,杯榼委尘土。

熟读大小止观,精思内外黄庭。


直使超然有得,岂若渊源六经。

一夜雨来可怖,五更云散无馀。


传舍僧窗虽异,不妨随处观书。

瘦马羸僮道路,清泉白石山林。


常得有衣换酒,不愁无法烧金。

广平作梅花赋,少陵无海棠诗。


正自一时偶尔,俗人平地生疑。

举足加刘公腹,引手捋孙郎须。


士气日趋委靡,赖有二君扫除。

失马讵知非福,亡羊不妨补牢。


病里正须周易,醉中却要离骚。

语道无如孔孟,佛庄虽似非同。


倘有一人领会,何须客满坐中。

梦里明明周孔,胸中历历唐虞。


欲尽致君事业,先求养气工夫。

世界庵摩勒果,圣贤优钵昙华。


但解折衷六艺,何须和会三家。

屏居江海涯,杳杳菰蒲深。


俯仰夏令中,泽国正多阴。


桑椹熟以紫,水鸟时遗音。

古人在山林,躬自事樵汲。


我虽迫耄期,勤慎亦在习。


扫地拂几砚,何遽力弗给。

薰艾割蜜房,荷锄掘吴术。


谁烹弥明鼎,来荐维摩室。


厚味不腊毒,上药能愈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