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畬田涩米不耕锄,旱地荒园少菜蔬。


想念土风今若此,料看生计合何如。


衣缝纰颣黄丝绢,饭下腥咸白小鱼。

山上巴子城,山下巴江水。


中有穷独人,强名为刺史。


时时窃自哂,刺史岂如是。

夏闰秋候早,七月风骚骚。


渭川烟景晚,骊山宫殿高。


丹殿子司谏,赤县我徒劳。

烟渚云帆处处通,飘然舟似入虚空。


玉杯浅酌巡初匝,金管徐吹曲未终。


黄夹缬林寒有叶,碧琉璃水净无风。

湖山处处好淹留,最爱东湾北坞头。


掩映橘林千点火,泓澄潭水一盆油。


龙头画舸衔明月,鹊脚红旗蘸碧流。

寓目一萧散,销忧冀俄顷。


青草肃澄陂,白云移翠岭。


后沔通河渭,前山包鄢郢。

素屏乌几野人庐,山色苍寒十月初。


雨足四郊耕欲遍,霜高万木脱无馀。


一尊窗下浇愁酒,数卷床头引睡书。

相别始一岁,幽忧有百端。


乃知一世中,少乐多悲患。


每忆少年日,未知人事艰。

使君居处似山中,吏散焚香一室空。


雨过紫苔惟鸟迹,夜凉苍桧起天风。


白醪酒嫩迎秋熟,红枣林繁喜岁丰。

曾向斋宫咏麦秋,绿阴佳树覆墙头。


重来满地新霜叶,却忆初闻黄栗留。

春秋楚国西偏境,陆羽茶经第一州。

紫箨青林长蔽日,绿丛红橘最宜秋。

道涂处险人多负,邑屋临江俗善泅。

有客谁人肯夜过,独怜风景奈愁何。


边鸿怨处迷霜久,庭树空来见月多。


故国杳无千里信,彩弦时伴一声歌。

天下咽喉今大宁,军城喜气彻青冥。


庭前剑戟朝迎日,笔底文章夜应星。


三省壁中题姓字,万人头上见仪形。

半掩朱门白日长,晚风轻堕落梅妆。


不知芳草情何限,只怪游人思易伤。


才见早春莺出谷,已惊新夏燕巢梁。

小阁烧香麝煎浓,翠苔庭院绿阴风。


卷帘燕自双飞去,敧枕人方半梦中。


秋鬓先于怀县令,春愁多似义城公。

夹水苍山路向东,东南山豁大河通。


寒树依微远天外,夕阳明灭乱流中。


孤村几岁临伊岸,一雁初晴下朔风。

天上胡星孛,人间反气横。


风尘生汗马,河洛纵长鲸。


本谓才非据,谁知祸已萌。

酣春青镜里。
照晴波明眸,暮云愁髻。
半绿垂丝,正楚腰纤瘦,舞衣初试。

长年心事寄林扃。
尘鬓已星星。
芳意不如水远,归心欲与云平。

浩荡去乡县,飘飖瞻节旄。


扬鞭发武威,落日至临洮。


主人未相识,客子心忉忉。

积雨暮凄凄,羁人状鸟栖。


响空宫树接,覆水野云低。


穴蚁多随草,巢蜂半坠泥。

两鬓垂丝发半霜,石城孤梦绕襄阳。


鸳鸿幕里莲披槛,虎豹营中柳拂墙。


画舸欲行春水急,翠帘初卷暮山长。

偶来东浙系铜章,只似南都旧礼郎。


花月总随琴在席,草书都与印盛箱。


村歌晓日茶初出,社鼓春风麦始尝。

平昌四见碧桐花,一睡三餐两放衙。


也有云山开百里,都无城郭凑千家。


长桥夜月歌携酒,僻坞春风唱采茶。

欲就东林寄一身,尚怜儿女未成人。


柴门客去残阳在,药圃虫喧秋雨频。


近水方同梅市隐,曝衣多笑阮家贫。

种柳南江边,闭门三四年。


艳花那胜竹,凡鸟不如蝉。


嗜酒渐婴渴,读书多欲眠。

九土如今尽用兵,短戈长戟困书生。


思量在世头堪白,画度归山计未成。


皇泽正沾新将士,侯门不是旧公卿。

衰鬓辞馀秩,秋风入故园。


结茅成暖室,汲井及清源。


邻里桑麻接,儿童笑语喧。

野笋空阶短,蒲芽出水齐。


柳垂萦鹊重,花袅带蜂低。


桑弱蚕登箔,池晴燕啄泥。

岁暮淮阳客,贫闲两有馀。


朝昏面壁坐,风雪闭门居。


老去深依佛,年衰更嗜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