携琴侍叔夜,负局访安期。
不应题石壁,为记赏山时。
攀藤招逸客,偃桂协幽情。
水中看树影,风里听松声。
岩壑恣登临,莹目复怡心。
风篁类长笛,流水当鸣琴。
参差碧岫耸莲花,潺湲绿水莹金沙。
何须远访三山路,人今已到九仙家。
逐仙赏,展幽情。
逾昆阆,迈蓬瀛。
故交日零落,心赏寄何人。
幸与冯唐遇,心同迹复亲。
语言未终夕,离别又伤春。
和峤性至俭,家有好李,王武子求之,与不过数十。
王武子因其上直,率将少年能食之者,持斧诣园,饱共啖毕,伐之,送一车枝与和公。
问曰:“何如君李?”和既得,唯笑而已。
诸葛宏在西朝,少有清誉,为王夷甫所重,时论亦以拟王。
后为继母族党所谗,诬之为狂逆。
将远徙,友人王夷甫之徒,诣槛车与别。
魏武少时,尝与袁绍好为游侠,观人新婚,因潜入主人园中,夜叫呼云:“有偷儿贼!”青庐中人皆出观,魏武乃入,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,失道,坠枳棘中,绍不能得动,复大叫云:“偷儿在此!”绍遑迫自掷出,遂以俱免。
魏武行役,失汲道,军皆渴,乃令曰:“前有大梅林,饶子,甘酸,可以解渴。
”士卒闻之,口皆出水,乘此得及前源。
王太尉问眉子:“汝叔名士,何以不相推重?”眉子曰:“何有名士终日妄语?”
庾元规语周伯仁:“诸人皆以君方乐。
”周曰:“何乐?谓乐毅邪?”庾曰:“不尔。
乐令耳!”周曰:“何乃刻画无盐,以唐突西子也。
诸葛瑾为豫州,遣别驾到台,语云:“小儿知谈,卿可与语。
”连往诣恪,恪不与相见。
后于张辅吴坐中相遇,别驾唤恪:“咄咄郎君。
晋文王功德盛大,坐席严敬,拟于王者。
唯阮籍在坐,箕踞啸歌,酣放自若。
王戎弱冠诣阮籍,时刘公荣在坐。
陈留阮籍,谯国嵇康,河内山涛,三人年皆相比,康年少亚之。
预此契者:沛国刘伶,陈留阮咸,河内向秀,琅邪王戎。
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,肆意酣畅,故世谓“竹林七贤。
元帝正会,引王丞相登御床,王公固辞,中宗引之弥苦。
王公曰:“使太阳与万物同晖,臣下何以瞻仰?”
桓宣武尝请参佐入宿,袁宏、伏滔相次而至,莅名府中,复有袁参军,彦伯疑焉,令传教更质。
传教曰:“参军是袁、伏之袁,复何所疑?”
王珣、郗超并有奇才,为大司马所眷拔。
荀勖善解音声,时论谓之闇解。
遂调律吕,正雅乐。
每至正会,殿庭作乐,自调宫商,无不谐韵。
朝衣行市头颅落,六印垂腰手足分。
旋煮河豚加鲚脍,争如闲处醉醺醺。
水已平堤柳已线,洞房犹记锁婵娟。
彩云易散春常在,啼鸟留人尚可怜。
数亩田荒积渐耕,常忧坝损害垂成。
传闻赵魏推盟主,便觉如云照眼明。
坐啸宣城迹已赊,青山今日属寒家。
多情宾客门如市,不独风流解染花。
青山于我岂无因,到处抬头便见亲。
时更一班逢好句,玄晖端恐是前身。
百事无能一老夫,十年江上把犁锄。
西庄南亩时来往,常得青山在坐隅。
荷钱贴水蚕如蚁,稻似针芒葚未丹。
牛角叩残歌转急,请看平地有波澜。
饭舂罗担雁行来,任是囷廛亦易推。
一岁艰难方有味,较量犹胜上燕台。
见事迟来五十年,何须投老念艰难。
暖衣饱食无过此,谁是鲇鱼上竹竿。
转午风休陡觉来,绵衣脱尽旋开轩。
乍寒乍热难调御,厚薄随时体自安。
雨后西风日日颠,重裘犹自觉轻单。
春寒秋热江南候,四月如何尚有寒。
芦已藏人水鸟喧,草堪留坐午风寒。
从来偏得田家趣,折莫催归兴已阑。
东囤扫场方暂歇,插秧车水又相催。
衰年乐得身强健,常愿南山到眼来。
亹亹柔条动懿筐,森森初穗弄微黄。
引雏飞去蒙朝雨,带犊归来卧夕阳。
鹅儿成队草成茵,来往驯鸦喜趁人。
却恐城中无此况,莫辞辛苦且逡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