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残年作客遍天涯,下马长亭便似家。


三叠凄凉渭城曲,数枝闲澹阆中花。


襞笺授管相逢晚,理鬓熏衣一笑哗。

欲驾征车劝小留,南山南畔更逢秋。


数声过雁催行色,一盏昏灯话别愁。


自昔文章关治道,即今台阁要名流。

久抛朝帻懒重弹,华发萧然二寸冠。


不恨凄凉侵晚境,犹能语笑向春盘。


银杯酒色家家绿,箬笠烟波处处宽。

天涯流落过重阳,枫叶摇丹已著霜。


衰病强陪莲幕客,凄凉又送石渠郎。


杜陵雁下悲徂岁,笠泽鱼肥梦故乡。

老夫一卧三山下,两见城门送土牛。


贫舍春盘还草草,暮年心事转悠悠。


湖光涨绿分烟浦,柳色摇金映市楼。

旋作园庐指顾成,柳阴已复著啼莺。


百年更把几杯酒,一月元无三日晴。


鸥鹭向人殊耐久,山林与世本无营。

李侯不恨世卖友,陆子那须钱买山。


出牧君当千里去,归耕我判一生闲。


中原乱后儒风替,党禁兴来士气孱。

萧萧风雨临川驿,邂逅连床若有期。


自起挑灯贪夜话,疾呼索饭疗朝饥。


即今明月共千里,已占深林巢一枝。

天下无虞国论深,书生端合老山林。


平生力学所得处,政要如今不动心。


旧友几年犹短褐,谪官万里少来音。

诸公贵人识面稀,胸中璀璨漫珠玑。


即今举手遮西日,应有流尘化素衣。


旧学极知难少贬,吾侪持此欲安归。

蒲席乘风健,江潮带雨浑。


树馀梢缆迹,崖有刺篙痕。


酒酹湘君庙,歌招屈子魂。

筑屋傍江皋,墙垣缔结牢。


深门荫杨柳,高架引蒲萄。


黍酒欢迎客,麻衫旋束绦。

泥古衰犹学,开荒夜亦耕。


屋芟生草盖,釜撷野蔬烹。


白稻雨中熟,黄鸦桑下鸣。

薄宦非初志,幽居不计年。


稚松成偃盖,小竖亦华颠。


生理凭耕稼,光阴付醉眠。

圣世优容许乞身,归来犹幸齿齐民。


渔家那有悬车地,蔬食何施祝鲠人。


獠婢临溪漂衣絮,蛮童扫叶续炊薪。

晨起开门雪满簪,东岗一径得幽寻。


断云残雨岁华晚,丹实碧花秋意深。


林下已悲身老病,人间犹与俗浮沉。

【其一】


白发萧萧卧泽中,只凭天地鉴孤忠。


阨穷苏武餐毡久,忧愤张巡嚼齿空。


细雨春芜上林苑,颓垣夜月洛阳宫。

病骨支离纱帽宽,孤臣万里客江干。


位卑未敢忘忧国,事定犹须待阖棺。


天地神灵扶庙社,京华父老望和銮。

寂寞又过桃李时,东园微雨草离离。


破囷食外有馀粟,残发白中生黑丝。


小疾已能忘药石,馀年宁复问蓍龟。

五杂组,山雉羽。
往复还,江头路。
不得已,贵臣去。

不慕生为柱国,何须死向扬州。


但愿此身无病,天台剡县闲游。

满帽秋风入剡,半帆寒日游吴。


问子行装何在,带间笑指葫芦。

筹笔门前芳草,回龙道上青山。


万里犹能梦到,再游未信天悭。

当年蜀道秦关,万里飘然往还。


酒病曾留西县,眼明初见南山。

西园雨打杏花稀,便面章台事已非。
只恐无情堤上柳,又将风絮送春归。

杨柳春风绿万条,凭鞍一望已魂消。
当年凤集城边路,曾爱纤纤拂画桥。

书几积流尘,砚池渍浅墨。


老夫自省事,童子岂不力。


人生适可尔,过计亦何得。

山崦可伐薪,稻陇可负耒。


但令二事集,一饱已有在。


霜林两株橘,春圃数畦菜。

木生虽拱把,鲜不困斧斤。


枯朽亦可全,又以芗故焚。


嘉禾终铚艾,岂独草见耘。

牺象荐清庙,馀材弃沟中。


二者虽甚远,残生其实同。


人当贵其身,岂复论穷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