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误入仙人碧玉壶,一欢那复问亲疏。


杯盘狼藉吾何敢,车骑雍容子甚都。


此夜新声闻北里,他年故事记南徐。

人间膏火正争光,每到藏春得暂凉。


多事始知田舍好,凶年偏觉野蔬香。


溪山胜画徒能说,来往如梭为底忙。

南来三见岁云徂,直恐终身走道途。


老去怕看新历日,退归拟学旧桃符。


烟花已作青春意,霜雪偏寻病客须。

西湖三载与君同,马入尘埃鹤入笼。


东海独来看出日,石桥先去踏长虹。


遥知别后添华发,时向樽前说病翁。

山前乳水隔尘凡,山上仙风舞桧杉。


细细龙鳞生乱石,团团羊角转空岩。


冯夷窟宅非梁栋,御寇车舆谢辔衔。

乱文龟壳细相连,惯卧青绫恐未便。

洁似僧巾白㲲布,暖于蛮帐紫茸毡。

锦衾速卷持还客,破屋那愁仰见天。

细声蚯蚓发银瓶,拥褐横眠天未明。


衰鬓镊残攲雪领,壮心降尽倒风旌。


自称丹灶锱铢火,倦听山城长短更。

如我自观犹可厌,非君谁复肯相寻。


图书跌宕悲年老,灯火青荧语夜深。


早岁便怀齐物志,微官敢有济时心。

风雨萧萧夜晦迷,不须鸣叫强知时。


多才久被天公怪,阙食惟应爨妇知。


杜叟挽衣那及胫,颜公食粥敢言炊。

三年辄去岂无乡,种树穿池亦漫忙。


暂赏不须心汲汲,再来惟恐鬓苍苍。


应成庾信吟枯柳,谁记山公醉夕阳。

短竹萧萧倚北墙,斩茅披棘见幽芳。


使君尚许分池绿,邻舍何妨借树凉。


亦有杏花充窈窕,更烦莺舌奏铿锵。

蜀江久不见沧浪,江上枯槎远可将。


去国尚能三犊载,汲泉何爱一夫忙。


崎岖好事人应笑,冷淡为欢意自长。

心闲诗自放,笔老语翻疏。


赠我皆强韵,知君得异书。


滔滔沮叟是,绰绰孟生馀。

太常斋未解,不肯对纤秾。


只遣三千履,来游十二峰。


林空答清唱,潭净写衰容。

白简威犹凛,青山兴已浓。


鹤闲云作氅,驼卧草埋峰。


跪屦若可教,卜邻应见容。

挥手东门别,朱颜鬓未霜。


至今如梦寐,未信有存亡。


后事书千纸,新坟天一方。

才贤世有几,廊庙忍轻遗。


公在不早用,人今方见思。


故山松郁郁,旧史印累累。

与子皆去国,十年天一隅。


数奇逢恶岁,计拙集枯梧。


好士馀刘表,穷交忆灌夫。

浮云有意藏山顶,流水无声入稻田。


古木微风时起籁,诸峰落日尽藏烟。

平都天下古名山,自信山中岁月闲。


午梦任随鸠唤觉,早朝又听鹿催班。

足蹑平都古洞天,此身不觉到云间。


抬眸四顾乾坤阔,日月星辰任我攀。

漠漠秋高露气清,新蒲倚石近溪生。


夜来雨后西风急,静向窗前似有声。

峨峨叠石立何孤,赖有萧萧翠竹俱。


日暮无人鸥鸟散,空留野水伴寒芦。

绿阴青子已愁人,忍见中庭燕麦新。


怊怅刘郎今白首,时来看卷觅馀春。

短翎长喙喜喧卑,曳练双翔亦自奇。


赖有黄鹂斗嬛好,独依藓石立多时。

退之身外无穷事,子美樽前欲尽花。


更有多情君未识,不随柳絮落人家。

莫寻群玉山头路,莫看刘郎观里花。


但解闭门留我住,主人休问是谁家。

可怜倦鸟不知时,空羡骑鲸得所归。


玉局西南天一角,万人沙苑看孤飞。

早知臭腐即神奇,海北天南总是归。


九万里风安税驾,云鹏今悔不卑飞。

九衢歌舞颂王明,谁恻寒泉独自清。


赖有千车能散福,化为膏雨满重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