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中之物,互相关系,互相限制。
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,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。
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。
无我之境,人惟于静中得之。
有我之境,于由动之静时得之。
故一优美,一宏壮也。
有有我之境,有无我之境。
「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
」「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
有造境,有写境,此“理想”与“写实”二派之所由分。
然二者颇难分别,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,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。
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,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、愈变化,《水浒传》、《红楼梦》之作者是也。
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,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,李后主是也。
词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
故生于深宫之中,长于妇人之手,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,亦即为词人所长处。
南宋词人,白石有格而无情,剑南有气而乏韵。
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,唯一幼安耳。
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,以南宋之词可学,北宋不可学也。
词以境界为最上。
有境界,则自成高格,自有名句。
五代、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。
东坡之词旷,稼轩之词豪。
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,犹东施之效捧心也。
温飞卿之词,句秀也;韦端己之词,骨秀也;李重光之词,神秀也。
境非独谓景物也,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。
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,谓之有境界。
否则谓之无境界。
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,故能以奴仆命风月。
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,故能与花草共忧乐。
南山仙人何所食,夜夜山中煮白石。
世人唤作白石仙,一生费齿不费钱。
仙人食罢腹便便,七十二峰生肺肝。
人间投老事纷纷,才薄何能强致君。
一马黄尘南陌路,眼中唯见北山云。
天上人间酒最尊,非甘非苦味通神。
一杯能变愁山色,三盏全迥冷谷春。
欢后笑,怒时瞋,醒来不记有何因。
将酒浇君车,问君行何如。
初无十万钱,但有一束书。
往昔千官班,渠曾缀簪裾。
酒到醺酣处,花当烂漫时。
醺酣归酩酊,烂漫入离披。
清净恬愉,人之性也;仪表规矩,事之制也。
知人之性,其自养不勃,知事之制,其举错不惑。
发一端,散无竟,周八极,总一管,谓之心。
陈翁自解西川事,里社浮沉十馀岁。
家中丈室呼已宽,门外扁舟多不系。
春花秋月长有馀,石湖虎丘恣所如。
足下不履头不巾,一衲寒暑长随身。
有酒时过犊鼻子,得钱即散鹑衣人。
马藏阴相任儿戏,熊经外道胡足论。
吴郎手携长生瓢,自云巢许同消摇。
偶然洗颍瓢破碎,赤手向余不得骄。
男儿有身差足慰,况乃生无向平累。
章华台畔百花枝,花底春迷白接䍦。
埋照自来多寓酒,逃名不尽为谈诗。
听残估客西陵乐,忘却中丞南部时。
霜威不入鬓丝春,谁识三朝柏府臣。
酬月独成横槊句,醉花翻爱吐裀人。
放怀云梦时时阔,论旧山阳字字真。
京山南去郁嵯峨,矫首孤云奈尔何。
楚水可无鱼素到,王家从昔马曹多。
缄开一字成珠玉,句就千秋让薜萝。
嫦娥真老大,丛桂久参差。
百道流苏掩,千重密幕遮。
羞观鳌背彩,懒放兔身华。
在地在山无不可,去年今年同不同。
银杯缟带逐车马,何似蓑笠随渔翁。
时哉腊后立春前,散作人间大有年。
会合风云洒天外,不须只在蜀山川。
不道世人贫可怜,乱飘宇宙湿厨烟。
居高润下泽自普,只可在山如去年。
无喧室对山头雪,雪照无喧室湛然。
高洁似人人亦似,不能下乞俗人怜。
芙蓉仙人冰玉质,貌粹骨刚长八尺。
阅遍尘寰扰扰人,玄鬓朱唇双眼碧。
利名场里寡交游,势要途中绝踪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