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杨林今日是昭关,白首拘留未得还。

渔父浣纱浑不见,断肠今古泪潺湲。

御沟回合咽冰泉,宫树霏微变冷烟。


丑应商春才八日,戍从汉腊已千年。


彩毫想继银罂句,玉烛仍稽宝蘡篇。

西风庭院咽玄蝉。
薄雾浓雰采菊天。
老去悲秋强自宽。

三花宝树下,八水香池边。


鹫岭玄宗启,鱼山清梵传。


日华明震旦,云彩丽诸天。

滴阶零雨坐深更,天为游人放晓晴。


松盖擎云村径暗,秧针剌水野田明。


菁葱俏茜怜春晚,诘屈崎岖觉路生。

散步谪仙桥,严寒酒易消。


云容将变朔,风信巳鸣条。


只为朋从好,浑忘旅寓遥。

茅舍亦悬弧,欣看第四雏。


自怜牛舐犊,谁谓蚌生珠。


娱老堪提抱,成人任鲁愚。

凭高入梦,摇落关情,寒香吹尽空岩。
坠叶消红,欲题秋讯难缄。
重阳正隔残照,趁西风、不响云尖。

思渺西风,怅行踪、浪逐南飞高雁。
怯上翠微,危楼更堪凭晚。
蓬莱对起幽云,澹野色山容愁卷。

细莎为屦如编须,轻葛为服如剪莩。


寒泉洒屋朝露濡,霜簟可荐机可扶。


风鸣牖间如吹竽,此虽有暑宜亦无。

村北村南打稻声,荒园屐齿亦嬉晴。


菊边更觉朝阳好,松下偏闻晚吹清。


一岁无非吾乐事,千金不博此闲行。

晓雾障朝晖,日脚战未透。


傥然成一雨,亦足洗尘瞀。


江南富秋暑,老稚呻永昼。

斜景下天末,烟霏酣夕红。


馀晖染江色,潋滟琥珀浓。


我从落日西,忽到大江东。

夜饮海棠月,朝漱山茶露。


臞儒槁木形,受用侈如许。


荆扉隔黄尘,谁识花岛路。

追趁新晴管物华,马蹄松快帽檐斜。


天南腊尽风晞雪,冰下春来水漱沙。


已报主林催市柳,仍从掌故问山茶。

狂风当午歇,庭户绝纤尘。


落蕊粘芳草,游丝挽暮春。


间关莺语滑,来往燕飞频。

二士醉藜杖,两禅风袈裟。


奇哉古无有,未觉欠孟嘉。


天公亦喜我,催诗出微霞。

九月风景好,节意满天涯。


书生尊所闻,登高乱城鸦。


虽无后乘丽,前驱载黄花。

小瓮今朝熟,无劳问酒家。


重阳明日是,何处有黄花。

今夕知何夕,都如未病时。


重阳莫草草,剩作几篇诗。

天净山气凉,溪浑夜来雨。


篮舆度疏翠,初日照平楚。


高林半长烟,好鸟时自语。

积雨霁芳甸,凯风来远林。


逍遥出郊郭,徙倚散烦襟。


桂棹荡清涟,长裾曳轻阴。

江分吴越,星摇牛女,潮回海跃山倾。
怒奋天戈,惊翻地轴,半空万马奔腾。
栗烈走风声。

教法西来,万天秋洗,千江月静。
三乘印证。
大破群迷、悟即为贤圣。

新月挂林梢,暗水鸣枯沼。
时见疏星落画檐,几点流萤小。


归意已无多,故作连环绕。

四年身不到吾庐,底处仍堪话左符。


闭阁漫怜公事少,投簪敢说宦情无。


军声早已吞穷寨,使指何时返旧都。

一箱书卷,一盘茶磨,移住早梅花下。
全家刚上五湖舟,恰添了个人如画。


月弦新直,霜花乍紧,兰桨中流徐打,寒威不到小蓬窗,渐坐近越罗裙衩。

都人夹望禁槐傍,阊阖初开旭日光。


雕玉翠鞍牵騕袅,盘龙朱辇烂文章。


焚香閟殿开严帐,汲水寒沟洒广庄。

晓出淮口时,夜来风已止。


半路逢怒号,客心愁欲死。


忠信虽可仗,鱼鳖将异此。

侵晓忽飞雨,飒然户庭凉。


滴阶初闻声,濯树暗有香。


吹烛焰闪闪,鸣鸡湿昂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