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百舌渐吞声,黄莺正娇小。


云鸿方警夜,笼鸡已鸣晓。


当时客自适,运去谁能矫。

红丝散芳树,旋转光风急。


烟泛被笼香,露浓妆面湿。


佳人不在此,恨望阶前立。

流芳递炎景,繁英尽寥落。


公署香满庭,晴霞覆阑药。


裁红起高燄,缀绿排新萼。

江瘴炎夏早,蒸腾信难度。


今宵好风月,独此荒庭趣。


露叶倾暗光,流星委馀素。

初日满阶前,轻风动帘影。


旬时得休浣,高卧阅清景。


僮儿拂巾箱,鸦轧深林井。

襄阳大堤绕,我向堤前住。


烛随花艳来,骑送朝云去。


万竿高庙竹,三月徐亭树。

皓腕卷红袖,锦韝臂苍鹗。


故人断弦心,稚齿从禽乐。


当年惜贵游,遗形寄丹雘。

灵芝生王地,朱草被洛滨。

荣华相晃耀,光采晔若神。

古时有虞舜,父母顽且嚚。

转蓬离本根,飘飖随长风。


何意回飙举,吹我入云中。


高高上无极,天路安可穷。

我家曾住赤栏桥,邻里相过不寂寥。

君若到时秋已半,西风门巷柳萧萧。

一枝月桂和烟秀,万树江桃带雨红。


且醉尊前休怅望,古来悲乐与今同。

桐乡山远复川长,紫翠连城碧满隍。


今日桐乡谁爱我,当时我自爱桐乡。

蓬蒿今日想纷披,冢上秋风又一吹。

妙质不为平世得,微言唯有故人知。

庐山南堕当书案,湓水东来入酒卮。

渺渺金河涨欲平,数支分绿报清明。


常萦辇路漂花去,更引流杯送酒行。


静见金舆穿树影,清含玉漏过墙声。

风吹洞口云,水动山头月。


野老时问人,前村多少雪。

天雨萧萧滞茅屋,冷猿秋雁不胜悲。


床床屋漏无乾处,独立苍茫自咏诗。

片云头上黑,淅淅野风秋。


室妇叹鸣鹳,分为两地愁。

檐雨乱淋幔,风悲兰杜秋。


相看更促膝,人老自多愁。

萧洒桐庐郡,开轩即解颜。
劳生一何幸,日日面青山。

圣人作耒耜,苍苍民乃粒。


国俗俭且淳,人足而家给。


九载襄陵祸,比户犹安辑。

西施台下见名园,百草千花特地繁。


欲问吴王当日事,后来桃李若为言。

有浪即山高,无风还练静。


秋宵谁与期,月华三万顷。

堂上列歌钟,多惭不如古。


却羡木兰花,曾见霓裳舞。

一棹危于叶,傍观亦损神。


他时在平地,无忽险中人。

妻子休相咎,劳生险自多。


商人岂有罪,同我在风波。

饮马渡秋水,水寒风似刀。


平沙日未没,黯黯见临洮。


昔日长城战,咸言意气高。

骝马新跨白玉鞍,战罢沙场月色寒。


城头铁鼓声犹震,匣里金刀血未干。

钴鉧潭在西山西。
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,抵山石,屈折东流;其颠委势峻,荡击益暴,啮其涯,故旁广而中深,毕至石乃止。
流沫成轮,然后徐行,其清而平者且十亩馀,有树环焉,有泉悬焉。

心里人人,暂不见、霎时难过。
天生你要憔悴我。
把心头从前鬼,着手摩挲。

地下文夫子,风流绝此人。


能和晚烟色,幻出岁寒身。


马鬣松成拱,鹅溪墨尚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