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自卜闲居荆水头,感时相别思悠悠。


一樽酒尽青山暮,千里书回碧树秋。


深巷久贫知寂寞,小诗多病尚风流。

山水引归路,陆郎从此谙。


秋茶垂露细,寒菊带霜甘。


台倚乌龙岭,楼侵白雁潭。

猿臂将军战不休,当时部曲已封侯。


夜深忽梦燕山月,犹幸君王晚更收。

当年今日误承恩,自倚容华托至尊。


门外游丝难驻目,依然青草暗长门。

碧瓦新霜侵晓梦,黄花已过清秋。
风帆何处挂扁舟。
故人归欲尽,残日更回头。

清晨得君书,远意来吴中。


开缄一见面,顿觉百虑空。


书词若萧屑,怪我情不通。

相印暂离临远镇,掖垣出守复同时。


一行已作三年别,两处空传七字诗。


越地江山应共见,秦天风月不相知。

古来山林士,一往不复返。


区区世上名,岂毕车自挽。


前有高山危,后有落日晚。

适从山中来,复向山中去。


为报山中人,莫厌山中住。


近城尘土多,乱尔烟霞趣。

河湟宿兵地,劲勇天下闻。


侵疆古甚炽,薄伐诗所云。


往今势且异,利害理颇分。

寒溪翠拖碧玉带,苍山晴卧蜕骨龙。


水边苦竹抽肥笋,石上老蕨拳紫茸。


泊船系缆宿明镜,昭亭庙古攒瘦松。

昔我阳夏公,尝兹同郡治。


政馀作东园,草木尚有意。


岂不务安养,斯民歌乐易。

西洛故人少,世家今亦稀。


怜君能及禄,过我苦言归。


游宦长城下,生涯旧国微。

西风湘楚,正湘竹如啼,湘禽如舞。
湘岸飞湘雨。
更渌水微波,青山可数。

蔡女昔造胡笳声,一弹一十有八拍。


胡人落泪沾边草,汉使断肠对归客。


古戍苍苍烽火寒,大荒沉沉飞雪白。

吏部明年拜官后,西城必与故人期。


寄书春草年年色,莫道相逢玉女祠。

云阴带残日,怅别此何时。


欲望黄山道,无由见所思。

清诗吊陆子,味若堂下泉。


陆子骨已朽,青松代之言。


松亦安能言,风至时萧然。

陆子不可招,寥寥风月魂。


空堂掩遗像,幸此配老禅。


举世人浇薄,云谁知子贤。

我乃无归处,君胡为远游。


穷途须痛哭,得意勿淹留。


旅鬓迎霜日,诗囊带雨秋。

小一何人识,腾腾天地间。


寻常如一鹤,亦不爱青山。


铁钵年多赤,麻衣带毳斑。

□雷车雨滴阶声,寂寞焚香独闭扃。


锦绣文章无路达,裤襦歌咏隔墙听。


松声冷浸茶轩碧,苔点狂吞纳线青。

常忆双溪八咏前,讲诗论道接清贤。


文欺白凤真难及,药撚红蕖岂偶然。


花湿瑞烟粘玉磬,帘垂幽鸟啄苔钱。

一到毗陵心更劳,冷吟闲步拥云袍。


岂缘思妙尘埃少,自是风清物态高。


野色疏黄连楚甸,故山奇碧隔河桥。

珠殿香軿倚翠棱,寒栖吾道寄孙登。


岂应肘后终无分,见说仙中亦有僧。


云敛石泉飞险窦,月明山鼠下枯藤。

去去楞伽子,春深道路长。


鸟啼青嶂险,花落紫衣香。


此去非馀事,还归内道场。

主圣臣贤日,求名莫等闲。


直须诗似玉,不用力如山。


草白兵初息,年丰驾已还。

大燕引新雏,小鸦哺老乌。


青青树木间,禽鸟声欢娱。


我携二稚子,东园撷春蔬。

九江为郡鬓成霜,淮海相逢共黯伤。


放逐翰林同李白,蹉跎郎署是冯唐。


才名各负诗千首,离别无辞酒一觞。

我因解绂远辞京,君为修琴暂入城。


偶尔相逢春酒熟,飘然忽去暮烟生。


山头学啸犹闻响,世上留诗不写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