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去年冬至入分宜,雨雪思亲泪亦垂。


今日载驰新喻道,大都浑似去年时。

我生几冬至,少小如昨日。


当时事父兄,上寿拜脱膝。


十年阅雕谢,白发催衰疾。

井底微阳回未回,萧萧寒雨湿枯荄。


何人更似苏夫子,不是花时肯独来。

年年至日长为客,忽忽穷愁泥杀人。


江上形容吾独老,天边风俗自相亲。


杖藜雪后临丹壑,鸣玉朝来散紫宸。

邯郸驿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。


想得家中夜深坐,还应说着远行人。

老去襟怀常濩落,病来须鬓转苍浪。


心灰不及炉中火,鬓雪多于砌下霜。


三峡南宾城最远,一年冬至夜偏长。

十一月中长至夜,三千里外远行人。


若为独宿杨梅馆,冷枕单床一病身。

艳质无由见,寒衾不可亲。


何堪最长夜,俱作独眠人。

东园三日雨兼风,桃李飘零扫地空。


惟有山茶偏耐久,绿丛又放数枝红。

岁月难禁节物催,天涯回首意悲哀。


十年人向三巴老,一夜阳从九地来。


上马出门愁敛版,还家留客强传杯。

一阳萌生从此日,老人坚坐午达夕。
浑浑上溯河流黄,赫赫内视神珠赤。


爱如婴儿未离乳,危若游丝袅千尺。

老遇阳生海上村,川云漠漠雨昏昏。


邻家祭彻初分胙,贺客泥深不到门。


万卷纵横忘岁月,百年行止付乾坤。

老人畏添岁,每叹时序速。


今朝阳始生,在易得来复。


扶衰奉先祭,拜起赖童仆。

霜霰新冬后,年龄大耋时。


功名久无梦,文字略存诗。


丘垄归何憾,琴书付有儿。

今日日南至,吾门方寂然。


家贫轻过节,身老怯增年。


毕祭皆扶拜,分盘独早眠。

南国霜常晚,初冬叶始红。


旷怀牛屋下,美睡雨声中。


沮水忆浮马,嶓山思射熊。

小侄名阿宜,未得三尺长。


头圆筋骨紧,两眼明且光。


去年学官人,竹马绕四廊。

远信初凭双鲤去,他乡正遇一阳生。


尊前岂解愁家国,辇下唯能忆弟兄。


旅馆夜忧姜被冷,暮江寒觉晏裘轻。

吉序冠三正,民时顺盛成。


岁穰千亩实,气爽六符平。


肆乐遵年律,迎长蔼颂声。

二气俱生处,周家正立年。

岁星瞻北极,舜日照南天。

拜庆朝金殿,欢娱列绮筵。

都城开博路,佳节一阳生。


喜见儿童色,欢传市井声。


幽闲亦聚集,珍丽各携擎。

二宗性清真,俱抱岁寒节。


常思风云会,为国奋忠烈。


道方沧波颓,位有豺虎窃。

节里人家笑语饶,日高犹自烛光交。


霜林遮眼八九叶,露竹出墙三四梢。

逗晓清寒未苦严,轻霜随分点茅檐。


雾中失却溪边寺,不见浮屠只见尖。

故山千里几时回,又见初阳动琯灰。


酒不逢人还易醉,诗如得句偶然来。

竹屋消残半瓦霜,冰河冻裂一渔航。


不须宫线量曦影,化日今年特地长。

油帘雪白日华红,老子良图策隽功。


自晒绵裘并衲裤,谁知衣桁是薰笼。


绝怜寒菊枯根底,留得残霜过日中。

长乐钟声搅梦惊,建章星影照人行。


千官灯语听残点,一夜霜寒在五更。

宫烛奔忙下玉除,晨曦拂掠丽储胥。


东西班动云开合,警跸声来电卷舒。


隆准衣裳红一点,御香烟雾碧千庐。

愆阳值岁晏,忽复层阴结。


一雨散霏微,千林共骚屑。


端居遗簿领,远意怀幽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