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沿溪得茅店,酒旗出柴荆。


杖头钱已空,一醉何由成。


主人语郑重,手把瓮面清。

老圃发如霜,见客能废锄。


与坐使之年,自云八十馀。


老身六朝民,草舍数世居。

维舟入谷口,信步造异境。


隔篱鸡犬声,满地梧楸影。


瓦甑炊香稻,石泉汲新井。

独鹤还故乡,岿然但城郭。


出门无与游,所至苦寂寞。


裹饭事幽讨,此计殊不恶。

井地以养民,整整若棋画。


初无甚贫富,家有五亩宅。


哀哉古益远,祸始开阡陌。

在昔祖宗时,风俗极粹美。


人材兼南北,议论忘彼此。


谁令各植党,更仆而迭起。

王师宿梁益,行台护诸将。


腐儒忝辟书,万里至渭上。


旌旗照关路,风雪暗戎帐。

高皇昔中兴,风雨躬沐栉。


一士未尝遗,万里皆驰驲。


廉听辟言路,虚怀询得失。

家世本无年,甲子近一周。


小子独何幸,七十今平头。


往者收朝迹,亟欲求归休。

江左谢太傅,高卧颇自喜。


东山岂不佳,惜也终一起。


阿坚偶自败,元子亦适死。

士生始志学,固为圣人徒。


人人可稷卨,世世皆唐虞。


仰事与俯育,治道无绝殊。

我壮已早衰,晨镜每惆怅。


药物姑自持,耆老曷敢望。


造物有乘除,贫悴博无恙。

我家释耒起,远自东封前。


诗书守素业,蝉联二百年。


长老日零落,念之心惕然。

昨暮送客归,短棹过鲁墟。


故庐有遗趾,青山绕墙隅。


桑竹虽郁然,旧植已无馀。

半黄半绿柳满城,欲开未开梅有情。


放翁一病又百日,回视新春如隔生。

心明始信元无佛,气住何曾别有仙。


领取三山安乐法,蒲团纸帐过年年。

杖得轻坚馀可略,酒能醇劲更何求。


二君最是平生旧,白首相从万事休。

省身要似晨通发,止杀先从暮拍蚊。


老负明时无补报,惟将忠敬事心君。

灵府不摇神泰定,病根已去脉和平。


金丹妙处无多子,只要先生两眼明。

书生习气尽驱除,酒兴诗情亦已无。


底怪今朝亲笔砚,村乡来请辟蝗符。

举家食粥颜平原,坐客无毡郑广文。


不是有心轻富贵,偶然看破是浮云。

客来深愧里闾情,近为衰残罢送迎。


旋置风炉煎顾渚,剧谈犹得慰平生。

断云归岫雨初收,茅舍萧条古渡头。


短褐老人垂九十,松枯石瘦不禁秋。

天心那得与人同,牲社家家祷岁丰。


料理蝗馀犹十五,残年亦未委沟中。

秋风社散日平西,馀胙残壶手自提。


赐食敢思烹细项,家庖仍禁擘团脐。

虚极静笃道乃见,仁至义尽馀何忧。

名山采药恐未免,策蹇孰能从我游。

眼明尚见蝇头字,暑退初亲雁足灯。


历历胸中千载事,莫将轻比住庵僧。

闲愁正可资诗酒,小疾安能减食眠。


一亩旋租畦菜地,千钱新买钓鱼船。

傍县人来涕泗翻,蝗灾暴虎不堪言。


天心似为衰翁地,饱食安眠独北村。

牙齿漂浮欲半空,此生已付有无中。


一杯藜粥枫林下,时与邻翁说岁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