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毁誉盖棺了,于今名实尊。


哀荣有王命,终始酌民言。


蝉冕三公府,深衣独乐园。

献纳无虚日,居然迹已陈。


清班区玉石,宝历顺星辰。


更化思鸣鵙,遗书似获麟。

国在多艰日,人如大雅诗。


忠清俱没世,孝友是生知。


加璧延诸老,櫜弓抚四夷。

元祐开皇极,功归用老成。


惟深万物表,不令四时行。


日者倾三接,天乎奠两楹。

昔岁尝陈力,中年退屏居。


承颜方弄鸟,放性或观鱼。


曾是安疵拙,诚非议卷舒。

将命祈灵岳,回策诣真士。


绝迹寻一径,异香闻数里。


分庭八桂树,肃容两童子。

尝闻薛公泪,非直雍门琴。

窜逐留遗迹,悲凉见此心。

府中因暇豫,江上幸招寻。

家受专门学,人称入室贤。


刘桢徒有气,管辂独无年。


谪去长沙国,魂归京兆阡。

离别念同嬉,芬荣欲共持。


独攀南国树,遥寄北风时。


林惜迎春早,花愁去日迟。

高高亭子郡城西,直上千尺与云齐。
盘崖缘壁试攀跻,群山向下飞鸟低。


使君五马天半嘶,丝绳玉壶为君提。

相如琴台古,人去台亦空。


台上寒萧条,至今多悲风。


荒台汉时月,色与旧时同。

柳亸莺娇花复殷,红亭绿酒送君还。


到来函谷愁中月,归去磻溪梦里山。


帘前春色应须惜,世上浮名好是闲。

久客厌江月,罢官思早归。


眼看春光老,羞见梨花飞。


剑北山居小,巴南音信稀。

君家旧淮水,水上到扬州。


海树青官舍,江云黑郡楼。


东南随去鸟,人吏待行舟。

安西美少年,脱剑卸弓弦。


不倚将军势,皆称司马贤。


秋山城北面,古治郡东边。

风流不坠莫愁城,司马池台胜已并。


只觉花蓬连理好,尽缘人重合欢名。


双凌芍药阶前艳,并照荚蓉幕里清。

司马相如者,蜀郡成都人也,字长卿。
少时好读书,学击剑,故其亲名之曰犬子。
相如既学,慕蔺相如之为人,更名相如。

司马穰苴者,田完之苗裔也。
齐景公时,晋伐阿、甄,而燕侵河上,齐师败绩。
景公患之。

十七日先书,郗司马未去。
即日得足下书,为慰。
先书以具,示复数字。

时危身赴敌,事往任浮沉。


末路三江去,当时百战心。


春风吴苑绿,古木剡山深。

不记鄱阳郡,俱因谪官过。


白云心已矣,沧海意如何?


藜杖全吾道,榴花养太和。


春风骑马醉,江月钓渔歌。

洞庭秋水阔,南望过衡峰。


远客潇湘里,归人何处逢。


孤云飞不定,落叶去无踪。

盛府南门寄,前程积水中。


月明临夏口,山晚望巴东。


故节辞江郡,寒笳发渚宫。

云披玉绳净,月满镜轮圆。


裛露珠晖冷,凌霜桂影寒。


漏彩含疏薄,浮光漾急澜。

南陆铜浑改,西郊玉叶轻。


泛斗瑶光动,临阳瑞色明。


盖阴连凤阙,阵影翼龙城。

紫陌炎氛歇,青蘋晚吹浮。


乱竹摇疏影,萦池织细流。


飘香曳舞袖,带粉泛妆楼。

玉虬分静夜,金萤照晚凉。


含辉疑泛月,带火怯凌霜。


散彩萦虚牖,飘花绕洞房。

贝阙寒流彻,玉轮秋浪清。


图云锦色净,写月练花明。


泛曲鹍弦动,随轩凤辖惊。

九秋行已暮,一枝聊暂安。


隐榆非谏楚,噪柳异悲潘。


分形妆薄鬓,镂影饰危冠。

玉关寒气早,金塘秋色归。


泛掌光逾净,添荷滴尚微。


变霜凝晓液,承月委圆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