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风骨萧然,称独立、群仙首。


春江雪、一枝梅秀。


小样香檀,映朗玉、纤纤手。

留仙初试砑罗裙,小腰身,可怜人。
江国幽香,曾向雪中闻。
过尽东园桃与李,还见此,一枝春。

五客围一炉,夜语穷幻怪。


或夸雷可斫,或笑鬼可卖。


或陈混沌初,或及世界坏。

昔仕闽江日,民淳簿领闲。


同寮飞酒海,小吏擘蚝山。


梦境悠然逝,羸躯独尔顽。

泻碧沄沄横带郭,浮苍霭霭遥连阁。


草木犹疑夏郁葱,风云已见秋萧索。


荒歌野舞同醉醒,水果山肴互酬酢。

赤车使者白头翁,当归入见天门冬。


与山久别悲匆匆,泽泻半天河汉空。


羊王不留行薄晚,酒肉从容追路远。

青青石上檗,霜至亦已凋。


冉冉水中蒲,尔生信无聊。


感此岁云晚,欲欢念谁邀。

薄云蔽秋曦,清雨不成泥。


罢贺南内衙,归凉晓凄凄。


绿槐十二街,涣散驰轮蹄。

病后浊醪都少味,老来欢意苦无多。


临行寂寞空相对,不作新诗奈客何。

百家小邑万重山,惭愧斯民爱长官。


粳稻如云梨枣熟,暂留聊复为加餐。

读书犹记少年狂,万卷纵横晒腹囊。


奔走半生头欲白,今年始得校书郎。

雨开石照正新磨,鸟度猿攀野客过。


忽见尘容应笑我,年来底事白须多。

行尽清溪到碧峰,阴崖翠壁画杉松。


故留石照邀行客,上彻青山最后重。

石门南出众山巅,沃壤清溪自一川。


老令旧谙田事乐,春耕正及雨晴天。


可怜鞭挞终无补,早向丛祠乞有年。

行年五十治丘民,初学催科愧庙神。


无限青山不容隐,却看黄卷自怜贫。


雨馀岭上云披絮,石浅溪头水蹙鳞。

种竹成丛杉出檐,三年慰我病厌厌。


剪除乱叶风初好,封植孤根笋自添。


高节不知尘土辱,坚姿试待雪霜沾。

又向荆州住半年,西风催放五湖船。
来时露菊团金颗,去日池荷叠绿钱。


斟别酒,扣离弦,一时宾从最多贤。

岭水常时急,蛮山是处高。


户输无翠羽,溪瘴有黄茅。


游子归乡国,斯人滞冗曹。

去年秋七月,我犯瘴烟来。


赋少畬田熟,徭归驿路开。


上恩均雨露,孤迹返蒿莱。

苍崖抱寒泉,沦照洞金碧。


潜鳞孕明晦,山灵閟幽赜。


前峰何其诡,万变穷日夕。

怪事广寒殿,此夕不开关。
林间乌鹊相贺,暂得一枝安。
只在浮云深处,谁驾长风挟取,明镜忽飞还。

半世惯歧路,不怕唱阳关。
朝来印绶解去,今夕枕初安。
莫是散场优孟,又似下棚傀儡,脱了戏衫还。

天寒眼痛少心情,隔雾看人夜里行。


年少往来常不住,墙西冻地马蹄声。

学宫南直禁垣阴,假寓惟愁两壁沈。


一曲镜湖遗老事,三年经幄小臣心。


银河回夜天逾近,草径迎秋露转深。

坐隐乌皮髀肉消,诸生应笑懒边韶。


阶前老马随秋草,袖里遗编俟早朝。


乞米西邻晨有粥,留家南国暑无绡。

华屋落山丘,悲歌咏曹植。


故有主林神,百年依正直。

大厦要直木,郢斤弃如遗。


一朝谏省上,王魏不支持。

寂寞西州路,凄凉渭阳思。


敢不酷似舅,苍官实临之。

孔父昔所游,父老不能语。


文章翠珉上,如此树高古。

高标何许看,小阁有时上。


烈风知人怀,柯叶尽西向。